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要聞 》學會要聞
陳冀平出席全國政協“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專題協商會 強調要不斷加強信息網絡產業立法工作

時間:2012-09-23   來源:法制網  責任編輯:

  近日,全國政協召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專題協商會,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出席協商會并在發言中強調,要不斷加強信息網絡產業的立法工作。

  陳冀平談到,隨著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網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參與程度不斷增高,網絡輿論監督也不斷深入,這無疑有助于政府及時了解社情、體察民意、集中民智,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同時,網絡作為超越國土疆界、全球通達的傳播媒介,也是國家形象塑造和傳播的一個及時、便捷的重要渠道。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也是把雙刃劍。由于網絡信息傳播的即時性、交互性、擴散性特點,非理性的網絡輿論和網絡謠言很容易廣為傳播,破壞良好的社會管理秩序;網絡侵權產生的危害結果可以瞬間放大,損害程度不斷加深,使人格權、知識產權保護面臨新難題;網絡信息也容易為犯罪分子相互勾結提供條件,為犯罪提供信息傳播途徑。網絡還容易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這些都決定了政府一方面必須高度重視網絡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認識其負面影響,切實改變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方式。”陳冀平說。

  他指出,要發揮信息網絡優勢,暢通利益訴求渠道,促進社會穩定。網絡是群眾反映訴求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們發現影響社會穩定突出問題的一個重要渠道。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的工作是通過化解矛盾,把消極因素變為積極因素。要暢通群眾利益訴求渠道,做到群眾有地方說話,說了有人管,有人疏導,有人化解。因此,加強對信息網絡的服務管理,健全輿論引導機制,要把暢通利益訴求渠道放在重要的位置。這有助于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有助于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要以法治建設為保障。”陳冀平說,信息網絡的特點決定了單純靠事前監管已難以滿足現實需要,應該既注重完善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也注重完善服務方面的立法。目前我國信息網絡管理部門之間協同機制和監管合力仍需加強;有關部門管理職能交叉問題仍比較突出;有關信息網絡法律制度不健全,對政府在信息網絡相關方面的管理授權還不夠。與此同時,信息網絡服務方面的法規所設定的監管方式主要局限于許可審批,涉及信息網絡服務誠信體系建設、服務質量監督方面的規定還存在缺失。在改進對信息網絡的服務管理,促進信息網絡服務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方面仍有完善的空間,促進信息網絡產業的立法工作還要不斷加強。要探索按照“把網絡社會當現實社會、把網站當社區、把網民當居民”的服務管理觀念,進一步完善網絡信任體系,進一步明確網絡信息服務、發布者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陳冀平談到,要根據信息網絡的特性,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參照國際通行做法,發揮技術手段的防范作用。要依法加強對社交網站和實時通訊工具的管理,有針對性地推行網絡實名制,使實名制成為善良人的保護屏障,成為利用“虛擬世界”進行侵權甚至犯罪者的有力忌器。要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下功夫,加強網絡技術手段和管理力量建設,完善網上有害信息監測和查處機制,健全網上網下相結合的綜合防控體系,切實提高對網上煽動策劃指揮、網下串聯行動事件的處置能力。

  在談到如何加大正面宣傳引導時,陳冀平表示,要鞏固、擴大網絡主流輿論,加強主流文化傳播。“要建立我們自己的高素質網評隊伍,利用這些人才,創建網絡輿情監測和預警機制,積極做好突發事件的網上輿論引導。要結合政務信息公開做文章,及時主動發布相關信息,及時回應網民的質疑。要依法加強對網絡信息發布的管理,最大限度擠壓謠言傳播的空間,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的重大問題,有效抵制敵對勢力的網上滲透,牢牢掌握網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陳冀平說。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