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26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 責任編輯:陳聰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圍繞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全面依法治國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全面探索、開拓、創新、總結,形成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過去五年,河北省法學會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法學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揮全面依法治省“智囊團”、“思想庫”、“人才庫”作用,團結帶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全力做好加強政治引領、繁榮法學研究、服務法治實踐、拓展對外交流、培養法治人才及加強自身建設等工作,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法治河北作出了積極貢獻。
堅持黨對法學會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
河北地處京畿要地,承擔著拱衛首都安全、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河北省法學會牢牢把握保持和增強政治性這一核心要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全省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
五年來,河北省法學會堅持和加強黨對法學會工作的全面領導,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認真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意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堅定履行政治引領職責,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反對和抵制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等錯誤觀點和負面言論,把黨的政治引領延展到法學會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在全面依法治省新征程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河北省法學會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切實履行維護法學領域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職責,在組織各項論壇、年會、報告會、研討會等活動,以及開展研究成果評選推薦、優秀法治人才評選表彰時,始終把政治標準作為第一標準。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過去五年,河北省法學會切實履行學習研究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政治責任,落實“兩個結合”“六個必須堅持”要求,在拓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闡釋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推出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參與完成中國法學會重大委托子課題,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正式提出貢獻河北力量。
為充分發揮河北省法學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課題組工作平臺作用,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創性貢獻、實踐成效,河北省委領導、省法檢“兩長”、省法學會領導、省內知名專家學者積極撰寫理論文章,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河北政法場景走深走實》等理論文章被收錄到《中國法律年鑒》(2024),《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 依法推進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習近平法治思想正定溯源》等12篇理論文章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專刊發表,專家學者撰寫的理論文章《扎實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法學會事業高質量發展》在《民主與法制》周刊發表,《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先行區示范區貢獻法學會力量》閱讀量超百萬次,這些高質量成果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不斷引向深入。
河北省法學會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頭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務,為助力習近平法治思想走入頭腦、走進課堂、走向基層,制定《全省法學會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工作方案》,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準確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增強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五年來,河北省法學會組織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論壇,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報告會、研討會、培訓班等活動。河北省法學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組織專家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基層,廣泛開展宣講活動260余場。匯編印發《習近平法治思想成果匯編》3輯,持續在全省興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熱潮。
聚焦“國之大者”,深化繁榮法學研究服務法治實踐
去年盛夏,河北省內外法學專家學者齊聚美麗的白洋淀畔和充滿活力的雄安新區,共襄盛舉、擘畫未來。由河北省法學會承辦的第二屆京津冀協同發展法治論壇“盛宴”,以法治方式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向更高水平,這是河北省法學會聚焦重大國家戰略及全省重點工作的一個縮影。
五年來,河北省法學會系統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主動服務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冬奧會籌辦等,對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法治重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前瞻性、對策性、應用性法學理論和法治實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設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以高質量研究成果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2021年9月1日,《河北雄安新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是雄安新區首部綜合性地方法規,也是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在法治化、規范化軌道上行穩致遠的重要立法成果和法律依據。實施前夕,舉辦學習宣傳貫徹《條例》研討會,專家學者對《條例》制定出臺的重大意義、重要內容等進行深入研討交流,對做好學習宣傳與推動實施工作提出意見建議,為《條例》的貫徹實施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五年來,河北省法學會舉辦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法治保障論壇、京津冀協同發展與區域法治創新論壇等活動,組織專家學者圍繞加快推進京津冀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開展立法調研、咨詢論證等,雄安新區法治保障問題研究等多項成果受到上級部門肯定,助力制定《推進京津冀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規定》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公共服務領域協同立法重大突破,《雄安新區需暫停適用法律法規》《河北省信訪事項復查(復核)辦法(修改稿)》調研論證等重點委托課題受到關注和肯定。一系列工作舉措為服務法治冬奧、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提供有力保障。
組織引領專家學者深入調研,《關于制定〈革命文物保護法〉的建議》《關于加快推動修訂長城保護條例的建議》《立足法治河北實踐,高質量推進涉外法治教育調研報告》等成果,以及《高速鐵路安全防護管理辦法》等立法建議受到關注和肯定,積極為立法建設工作建言獻策。
為不斷深化繁榮法學研究,河北省法學會創新法學課題研究和管理模式,設立河北省社會發展課題“法學聯合項目”,圍繞“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及重大國家戰略和涉外法治、市域社會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等熱點問題,組織開展法學研究,產出一系列有質量的研究成果。五年來,共設立法學會年度課題315項,課題數量、質量和成果轉化率、決策影響力逐年提升。
五年來,堅持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并重,辦好法治論壇活動,不斷打造法學研究新平臺,承辦第十六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暨第七屆京津冀法學交流研討會、京津冀法學會學術研討會、京津冀協同發展法治論壇、法治河北論壇等活動,共征集論文2476篇,研究質量、投稿數量、成果轉化率均創歷史新高。
服務省委中心工作,為河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法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法治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開創河北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離不開高質量法治保障。
立足這一首要任務,河北省法學會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履職盡責,服務黨委科學決策和法治實踐,服務河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五年來,充分發揮法治智庫作用,主動服務全面依法治省。探索完善法治智庫建設,引領專家學者積極參與法學研究、法治宣傳、立法咨詢論證、法律服務等,為平安河北、法治河北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先后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河北雄安新區條例》《河北省多元化解糾紛條例》等40余部法律法規文件的咨詢論證,提出意見建議800余條。
所屬研究會立足專業領域和研究實踐,廣泛參與地方立法調研、咨詢論證。其中,河北省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先后參與《河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河北省環境保護條例》《河北省長城保護條例》《河北省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條例》等條例規章的起草咨詢論證,多數意見建議被吸收采納,為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供了有力支持。
積極開展法治宣傳,營造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聚焦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文化思想,持續組織開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法治講堂”等法治宣傳活動,采取線上線下齊發力、校園宣講與網絡直播相結合等方式,舉辦“雙百”活動2.6萬余場,直接聽眾330余萬人次,“基層行”活動覆蓋全省各市、縣(區),為營造良好社會法治環境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河北省法學會高度重視法治人才培養這項“基礎工程”,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為河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河北省法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以來,推動將“河北省優秀中青年法學家評選”表彰納入省級評選表彰序列,2020年、2023年,會同省委政法委、省人社廳共同組織評選兩屆,評選出“河北省優秀中青年法學家”20名,提名獎16名,著力打造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深厚,熟悉國情、省情的高水平法學專家隊伍。
發揮基層服務站點作用,服務平安河北、法治河北建設
五年來,河北省法學會充分發揮法學咨詢專家和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作用,組織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積極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矛盾糾紛化解等社會治理工作,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平安河北、法治河北建設積極貢獻力量。
為更好服務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河北省法學會著力推進省、市、縣三級法學咨詢專家工作全覆蓋,積極圍繞重大決策論證、重大風險防控、重大矛盾糾紛調處、重大信訪積案化解等方面參與法治實踐,為重大事項提出法學專家意見。省市縣三級法學會參與重大案件化解824件(項),各類案件評審1752件(項),立法咨詢論證208件(次)。
“網上楓橋”“行業楓橋”是河北深入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舉措,整合網上矛盾訴求表達渠道和行業部門協會作用,實現網上問題網上解決,行業問題行業解決。近年來,河北省各級法學會圍繞“兩個楓橋”工作機制,把法學咨詢專家制度和基層服務站點作為重要抓手,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法律服務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
2023年,石家莊市法學會探索建立“法治護航小分隊”工作機制,打造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法律服務的法治服務新模式,全市162支“小分隊”走進機關和企業、學校和社區、山村和地頭,始終活躍在人民群眾的前沿陣地,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該市還探索建立“會員當家日”制度,推動解決法治實踐和法學研究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成為法學會主動融入法治實踐、服務大局、服務基層的有效載體。
滄州市委政法委、市法學會積極探索涉外法治工作,推進市縣兩級法學會將法治服務關口前移,深入企業“會診”解決實際問題,努力建設涉外企業法治服務新高地。位于高邑縣的石家莊國際陸港是河北省常態化、固定化開行中歐班列的陸港,形成“北上歐洲、西連中亞、東接日韓、南下東盟”的國際鐵路物流大動脈,該縣法學會進一步夯實基層服務站點作用,主動向“陸港”派駐法學咨詢專家,實行法學咨詢專家包聯重點工作制度,有效減少和防范企業遇到的涉外法律風險。
不止于此,河北省法學會行政法學、刑法學、犯罪學、教育法治研究會、預防青少年犯罪等專業學科研究會,緊密團結省內外法律法學工作者,大力推動法學理論與法治實踐相結合,主動服務平安河北、法治河北建設。
從嚴從實加強自身建設,推動建設一支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
高質量的“法治答卷”離不開政治堅定、作風過硬的法學會干部隊伍。
五年來,河北省法學會圍繞切實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堅持從嚴從實加強自身建設,積極推進組織體制、工作機制、運行方式創新,規范化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全省法學會組織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
持續推動法學會政治機關建設。始終把法學會各項工作置于黨的堅強領導之下,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完善和落實黨建帶群建機制。印發《中共河北省法學會黨組政治引領工作實施辦法》等,全面推進法學會機關黨的各項建設,加強研究會及各市縣法學會黨組織建設。目前,33個學科研究會和11個地級市、167個縣(市、區)法學會全部成立黨組織。制定《中共河北省法學會黨組關于激勵機關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實施辦法》,努力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法學會干部隊伍。
持續推動文件精神貫徹實施。深入貫徹落實中辦《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意見》和河北省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法學會建設的若干措施》。印發《河北省法學會改革方案》《河北省法學會研究會建設發展規劃(2020-2024年)》,著力解決法學會建設中的基礎性、長遠性、根本性問題,形成學科齊全、結構合理、覆蓋廣泛的研究體系。
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切實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管理。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做實做細日常監督,常態化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扎實推動黨建工作,以黨建帶會建,以黨建強會建,以黨建為龍頭從嚴從實加強自身建設。
時代命題,擔當作答。五年來,河北省各級法學會和研究會團結引領法學法律工作者,立足地方實際,圍繞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建議獻策,有力服務地方法治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河北作出了重要貢獻。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法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重要致信精神,堅定不移強化政治引領,持之以恒深化法學理論研究,多措并舉服務法治實踐,鍥而不舍加強自身建設,扎實推進法學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和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