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法學人物 》法界資訊 》人物在線
以高質量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
訪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賈宇代表

時間:2025-03-11   來源:法治網  責任編輯:陳聰

1.jpg

圖為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賈宇代表。 資料圖片

□?法檢“兩長”之聲

□ 本報記者 余東明 張海燕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上海法院將繼續聚焦上海‘五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努力做到胸懷大局、服務全局、開辟新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上海市委、最高人民法院的決策部署,書寫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賈宇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護航重大發展戰略

不久前,上海法院連續第8年發布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計劃,8.0版計劃以企業的實際感受作為評判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的核心標準,并結合新形勢和新任務提出更具針對性的改革措施。

“法治化營商環境已經成為護航重大發展戰略的名片和利器。過去一年,我們在許多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取得可喜成績,讓廣大人民群眾能直觀感受到司法的高效、公正與便捷。”賈宇說。

他向記者列舉了幾組數據:去年,全市商事糾紛案件一審平均審理時間下降至48天,破產案件平均辦理時間縮短121天,2024年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金額同比上升132.4%,96.2%的訴訟材料實現電子送達,47.5%的庭審以線上方式進行,實現3個工作日內即可獲取自動生成的文書生效證明。

與此同時,上海法院緊緊圍繞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改革任務,以涉外審判工作全面、精準服務“五個中心”建設,探索形成一系列擲地有聲、成效顯著的“硬核成果”。

比如,為支撐和服務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海法院在全國首創金融糾紛概括性先行調解承諾等一系列具有示范意義的金融審判執行新機制,金融市場案例測試機制被寫入新修訂的《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

“我們還以知識產權審判為切入點,以法治之力支撐和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服務。”賈宇說。

滿足人民群眾期待

“2024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86萬件,同比下降11.4%。訴前調解成功31.6萬件,同比上升121.5%。”翻開上海高院2024年工作報告,這組數據格外引人矚目。

“抓好司法辦案這一主責主業,才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賈宇介紹說,去年上海法院入選指導性案例、案例庫案例總數位居全國第一。

上海法院還立足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經驗優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推進社區巡回審判賦能基層治理試點工作,多元化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助力暢通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賈宇聯合多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關于修訂勞動合同法的議案,直擊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的權益保障痛點問題。“當下諸多電商平臺用工關系復雜,部分騎手‘被簽訂’自然人服務合作協議,在工作中被侵權時,用工平臺或企業常常以此否認彼此存在勞動關系。”他坦言。

據統計,2024年上海法院審結新業態勞動爭議案件1223件,在現有法律框架內,努力破除以連環外包等隱蔽手段規避用人責任的“障眼法”,并聯合多部門建立健全新業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機制,全力保障新就業群體合法權益。

數字創新賦能改革

“數字化革命是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法院重塑辦案模式、實現換道超越的關鍵一招,上海法院大力推進數字法院建設,對內輔助法官辦案、全程監督預警,對外方便公眾訴訟、參與社會治理。”賈宇介紹說,上海兩年多的數字法院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已形成“數助辦案、數助監督、數助便民、數助治理和數助政務”五大功能板塊,數字法院建設項目獲評2024年人民法院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

截至目前,上海法院已建立覆蓋立案、審判、執行、訴訟服務等領域的場景900余個,累計推送預警信息73萬條。例如,針對辦案過程中的“易錯點”,構建場景應用嵌入辦案系統后,對法官辦理同類案件實現系統預警,有效率超過88%。

同時,通過司法數據與外部數據碰撞,上海法院形成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保障性住房違規租售等30余份專題報告,推動建立多項監管機制。“數字背后關乎人、案、事以及三者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掌控好數字,就能把控全局。”賈宇說。

“面對數字化改革的浪潮,我們將永葆‘闖’的精神、‘干’的作風,持續在質量和應用層面下功夫,為我國數字化司法變革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樣本’。”賈宇說。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