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中國法治國際論壇 》專題報道 》發言材料
孫國順:在中國法治國際論壇(2021)上的發言

時間:2022-07-03   來源:民主與法制網  責任編輯:編輯

【中國法治國際論壇(2021)發言材料】

在中國法治國際論壇(2021)上的發言

孫國順 ?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副秘書長

尊敬的王晨副委員長,

各位代表,女士們,先生們:

  我很榮幸能代表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在這個莊嚴的會議上發言。感謝中國法學會邀請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就時下這一重要議題發表意見。擁有47個成員國的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十分重視國際投資和貿易法這一議題。

  一、簡介

  “一帶一路”倡議由習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旨在促進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間的經濟合作。“一帶一路”倡議覆蓋的范圍與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成員國在地理上有重合,因此我堅信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可以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作用。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植根于全球發展的愿景,中國作為多邊主義支柱發揮核心作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八年來獲得了廣泛支持。

  “一帶一路”倡議基于五個合作重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本次論壇圍繞貿易暢通目標,內容涉及改善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措施。我認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貿易暢通至關重要。

  二、國際經貿規則創新與完善

  “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豐富了中國參加WTO的活動,而且增添了區域多邊主義的色彩。

  區域多邊主義

  羅伯特·基歐漢(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將區域多邊主義定義為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根據國際機構、組織和制度的規定,通過特別協定、公約和安排,在某些政策領域進行協調、合作和協作的做法。

  “一帶一路”倡議覆蓋三大洲的廣闊區域。這也是區域多邊主義的一種,但是范圍要廣得多。“一帶一路”是一個由各類文件支撐的框架。首先是“一帶一路”相關文件,包括雙邊文件。它還包括“一帶一路”相關規則,這些規則不是“一帶一路”倡議所設,但可以適用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貿易和投資活動,例如世貿組織規則、優惠貿易和投資協定等。“一帶一路”倡議目前還沒有全面的條約或類似的國際法文件,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業務必須遵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則。這種靈活性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這是一種區域多邊主義,是對世貿組織和國際投資安排的補充而不是取而代之。因此,學者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有三個方面:首先,它不是以制度和機構建設為中心;第二,它不是以條約為前提;第三,它是積極主動作為的。

  條約的持續相關性

  與“一帶一路”倡議有關的條約由來已久。這是因為,條約特別是優惠貿易和投資協定以及世貿組織規范,是在漫長的國際貿易歷史中形成的。商人們對這些規范都很熟悉,改變這些規范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優惠貿易和投資協定及世貿組織規范有助于在優先領域進行與“一帶一路”相關的貿易和投資活動。因此,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并確保與這些規范保持一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些規范也并非都是完美的,例如,這些規范下的爭端解決機制費時費錢,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影響了發展中國家在疫情大流行等困難時期獲得食品和藥品的機會。在這些領域進行創新改革是值得的。

  軟性法律的強化

  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協議包括主要協議和次要協議。主要協議是中國以“一帶一路”為核心簽署的非約束性文件。在同138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締結的200份文件中,大多數是主要協議。主要協議為“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奠定基礎,也為實施“一帶一路”項目的次要協議奠定基礎。次要協議包括各種項目的執行協議和基礎融資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協議可能會產生新的正式和非正式機制,這些機制可以通過處理項目背后的某些問題而直接或間接促進項目的進行。“一帶一路”倡議也可能會制定硬性法律來創新貿易和投資規則,并對其它地區出現的新規范作出反應。軟性法律可以逐漸形成一些實踐,而這些實踐日后可能會升級為硬性法律。技術標準就是一個潛在的領域。

  可見,“一帶一路”倡議不會止步于軟性法律,還可以利用軟性法律來影響、鞏固或發展硬性法律。如果硬性法律對各方都有利,那么軟性法律可以逐漸變成“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硬性法律。

  三、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的作用

  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成立于1956年,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萬隆會議的成果之一。本組織秉持國際合作精神,具有與“一帶一路”倡議相似的目標。為了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問題上的合作,并且作為協商的平臺,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已從一個僅服務于七個亞洲國家的法學家組成的咨詢委員會,發展成為一個擁有來自亞非兩大洲47個成員國的組織。多年來,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處理了許多與國際法治合作有關的問題。總的來說,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的宗旨一直保持不變:作為在國際法領域向其成員國提供咨詢的機構,以及亞洲與非洲在共同關心的法律問題上合作的平臺。

  貿易與投資已經成為需要各國合作的最重要的領域之一,自1984年以來一直被列入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的議程。1995年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第34屆年會將“世貿組織作為世界貿易的框架協議和行為準則”列入議程。此后的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年會繼續將這一議題納入議程,并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涉及通過接受國際文件促進多邊貿易、同意建立具有約束力的爭端解決機制等一系列問題。

  2019年舉行的上屆年會將貿易投資與法律列入議程,討論內容還包括調解作為投資爭端的替代性解決方案、投資者與國家爭端解決機制的改革等。成員國對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表現出興趣。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還持續密切關注其他國際組織的工作,例如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以及世貿組織等。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愿與中方合作,舉辦研討會、講座等活動,幫助成員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展經貿活動。

  四、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超大的區域安排,深刻影響著21世紀的世界。“一帶一路”實踐涉及高度復雜的協議網,從諒解備忘錄(MOUs)到項目合同。“一帶一路”倡議相關協議成果豐碩,包括基礎設施項目和新的國際機制,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視。“一帶一路”相關協議是“一帶一路”實踐的標志,對未來的國際經濟秩序具有深遠影響。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