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位置: 首頁 》地方法學會 》學術研究
第十屆法治河北論壇綜述

時間:2019-10-21   來源:  責任編輯:yyx

  第十屆法治河北論壇主題是“依法治省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下設12個分論題,分別是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法治政府建設、司法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國企改革、企業破產兼并重組、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冬奧會籌辦、“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社會民生突出問題。圍繞著論壇主題和分論題,省內外專家學者共提交150篇論文,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對“依法治省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進行了理論探討。綜述如下:

  一、選題方面:論文選題分布范圍廣,但研究問題相對集中。

  據統計,論文選題涉及到23個方面問題的研究,集中度比較高的是司法體制改革方面的文章共39篇,占到有效論文總數的33.6%。環保法治有11篇、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有7篇、三農法治有6篇、刑事犯罪5篇、掃黑除惡以及雄安新區各4篇、“一路一帶”和社會治理分別是3篇。從論文選題的分布情況看,司法改革、環境保護、防范化解風險是此次論壇論文關注的熱點問題,而這三個方面問題恰恰也是中央高度關注的,比如19大提出來到2020年打贏三大攻堅戰,即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本次論壇論文三個重點關注的問題中涉及到三大攻堅戰中的兩個,說明作者準確把握了時代發展脈搏,與實際緊密結合,體現了研究者的責任意識。

  二、研究方法方面:研究報告、辨法析理式的論文比較多,宏大敘事、工作報告式論文比較少。

  本次論壇,結合調查數據、典型案例寫作的研究報告或準研究報告的論文40篇,典型者如《秦巴山區農村居民環境意識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行為的影響研究——基于川東北B市2區3縣1860份調查數據》《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實踐探路與規制破局——基于全國19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典型案件的實證研究》等,是具有代表性的實證研究論文。這類論文多集中在司法和環保方面的選題上,其他選題相對較少。再就是學術性研究的論文較多,大約占三分之一。此類論文直接針對某一社會問題或者立法、法律適用中的問題,用比較、歸納、推理等方法研究,闡釋自己的觀點。典型者如《公民法治價值觀的內在邏輯與實現機制》《京津冀地區法院執行程序轉接破產程序的制度價值及運行架構》《雄安新區產業承接中的稅收收入歸屬及其法治邏輯》等都屬于這類文章,本次論壇論文研究水平總體上比前幾屆要高。

  三、研究內容方面:本次論壇前沿性、創新性研究成果與往屆相比更多。

  學者們圍繞論壇主題和分論題進行研究,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創新性的觀點。比如在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化解民營企業“名股實債”融資風險裁判路徑研究》一文指出:名股實債作為一種新型融資方式,兼具債權和股權兩種投資優點,既可實現“去杠桿”,降低融資企業資產負債率,又可實現投資方固定收益,被企業廣為運用。作者分析了名股實債主要模式及各類風險的主要特點。為了化解名股實債融資風險,作者提出法院裁判此類案件的基本思路:即確定效力時劃定“杠桿套利”空間;確定股/債性質時厘定“杠桿率”;以回購安排中“去杠桿”作為審查重點。這些觀點對法院裁判具有指導意義。

  本次論壇有很多作者關注司法體制改革問題,其中不乏創新性的觀點。比如,來自天津的白俊勇、周楊兩位法官合作撰寫的《京津冀地區法院執行程序轉接破產程序的制度價值及運行架構》一文,作者指出:在無財產可供執行或者財產不足以償付全部債務的情況下,解決執行難問題,首先要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并通過立法賦予法院依職權啟動破產程序的權力;其次要完善執行程序轉接破產程序的制度安排;最后要健全法院受理、審理破產案件的機制,從機構設置、人事安排、簡易審理等方面全面推進破產案件審理。

  在社會治理的論題中,學者們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觀點。比如有學者將村民自治組織的規制同鄉村社會穩定風險防控、鄉村基層營商環境的治理結合起來研究,探尋村民自治風險防控策略與鄉村營商環境優化進路。有學者研究了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中的權能沖突與優化路徑問題,指出“應當強化集體處分權,發揮集體的管理與保障作用;完善產權登記制度,嚴格限定資格權的取得條件;構建以自愿為基礎的宅基地退出與補償模式;明確多種使用權流轉方式,實現宅基地經濟效益。”還有學者對高速鐵路安全綜合治理問題進行研究,論文在梳理國內外典型高速鐵路安全事故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高速鐵路安全的主要因素,高速鐵路安全治理的難點,提出了法治化的社會共治路徑。

  關于雄安新區建設。雄安新區建設是國家戰略,代表性的論文是《雄安新區產業承接中的稅收歸屬及其法治邏輯》,作者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在表面看來是一場合作和追求共贏的國家戰略,背后其實隱含著三地之間的競爭。在產業轉移過程中,稅收競爭的一個突出表現是稅收收入的歸屬。作者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對接企業稅收收入分享辦法》是稅收競爭的一個初步結果,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法律問題值得深思。需要充分發揮立法、執法和司法的綜合作用,有效協調各方利益,并為可能產生的糾紛提供合理有序的解決途徑。

  在環境保護的論題中,作者們提出了各種建構性且具有啟發性的對策建議。比如有學者對固體廢物進口禁令的合法性進行了分析,重點評述了目錄管理委托立法實踐存在的問題,并以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為導向,研究完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路徑。

  還有作者對科技前沿法律問題予以關注,如:《人工智能侵權行為分析及法律規制研究》,作者針對人工智能應用引發侵權事件頻繁這一問題,分析了人工智能侵權行為特征,在侵權主體認定、侵權責任分配、歸責原則適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