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位置: 首頁 》地方法學會典型經驗巡禮
四川省巴中市法學會:創新蝶變的“巴中實踐”

時間:2018-05-04   來源:  責任編輯:fml

  四川省巴中市位于中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和首府,總人口380萬,是國家精準扶貧重點區。近年來,巴中市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將黨建原則貫穿于法學會建設始終,積極推動市、縣(區)法學會向實體化、規范化、實戰化方向發展,實現了巴中法學事業發展的創新蝶變。

  一、強化黨建意識,突出組織體系建設實體化

  一是把法學會組織體系納入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統籌推動。2013年11月在法學會成立大會上,市委書記強調“要更加重視和支持法學會依照法律和章程開展各項工作,把法學事業做成法治巴中建設的品牌”,2015年1月將“抓好市、縣(區)法學會建設”寫入了市委《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加快建設法治巴中的決定》(巴委發【2015】15號)中;二是按照法學會建立的基本要求規范設立縣(區)法學會。2015年10市委政法委作出“強力推進縣(區)法學會建設”部署,全市五個縣(區)按照“有班子、有編制、有專人、有場所、有經費、有作為”的要求,報請縣(區)委編委批準,先后召開成立大會,至2016年9月實現了縣(區)法學會成立全覆蓋。全市現有團體會員單位106個、個人會員1635名,辦理了《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會長一律由常委、政法委書記兼任,機關有編制2-4個,落實了辦公場所和工作經費;三是抓住機遇適時推動兩級法學會全面建立黨組。2017年初,市、縣(區)政法委專題請示縣(區)委,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采取“納入專項考核,及時跟蹤督導”的辦法,至2017年10月市、縣(區)兩級法學會黨組全部建立,配備黨組成員3-5人,黨組書記由常委、政法委書記兼任,法學會組織體系規范化建設得到了顯著提升。

  二、強化黨建引領,突出職能工作運行規范化

  一是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積極動員和組織法學法律工作者,主動投身黨的法治建設事業,積極參與依法治市各項工作。黨的十九大召開后,深入學習、廣泛宣傳,印發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對法學法律工作者政治引領、落實法學系統意識形態責任制等意見。二是立足地方特點和基層實際制定改革方案。按照中央政法委及《中國法學會改革方案》的有關要求,制定實施意見,確定了六項原則和改革目標,明確了八項改革措施,把“強化黨對法學會工作的領導,深入推進法律咨詢服務體系建設,努力做好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工作,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等作為基層改革的根本任務。制發了《關于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實施意見》,將“動員和組織法學團體和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開展法律咨詢、法治宣傳和法學調研,參與矛盾糾紛化解”作為法學會職能工作寫入其中。制發了《關于加強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三級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用1-2年時間推動縣(區)、鄉鎮、村(社區)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三是進一步強化了法學會及黨組的職能任務。修訂完善了市、縣(區)法學會工作規則及法學研究會工作規則,確立了“堅持黨對法學會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服務黨和政府工作大局、堅持把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團結在黨的周圍”的工作原則。明確了市、縣(區)法學會及黨組的基本職責和任務,充分發揮黨組對法學會工作的堅強領導、政治引領、教育引導、組織管理等作用。

  三、強化黨建使命,突出服務黨政中心實戰化

  一是圍繞法治熱點開展法學實務調研及法治論壇活動。自2014年11月成功承辦首屆四川省“治蜀興川”法治論壇后,牽頭開展了“維穩與維權、生態環境保護、基層社會治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社會矛盾預測預防預警等10多個專項主題調研,組織法學法律工作者參加了國家、省法學會歷次區域論壇活動,共有101篇論文、151人次獲論壇征文獎,有10余項成果在實踐中得到轉化和運用,其中有關依法治市的建議納入了市委法治巴中建設決定,《關于基層社會治理的十條建議》得到了市委領導肯定和綜治維穩成員單位的認可和采納;二是立足基層干部群眾法治需求組織開展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創辦了《法治巴中》理論實務專刊,雙月刊發,現已編發24期,為縣(區)、鄉(鎮)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提供借鑒。聘請信息宣傳員80名,利用各類傳統及現代網絡媒體刊發法治類稿件,廣泛宣傳法治巴中建設成果和經驗。聯合市電視臺開播《法治紀事》欄目,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邀請市內有關專家學者解讀個案,分析案情,點評啟示,2017年共播放24期(次)。協同市司法局編印《巴中市農村法律服務手冊》100萬冊,向全市村(居)民戶贈閱。將“雙百”法治宣講活動引向基層,4年來共舉辦專題法治報告60余場次。培育法治典型,持續開展了“十佳法治人物”、“十佳守法公民”、“十佳青年法治人物”等評選活動,現已評選市級法治人物30名、省級法治人物2人。2016年制作了《法育未來》專題片,并通過市、縣(區)電視臺展播,進一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態化開展。2017年在兩個幫扶聯系村一個社區開展了“法治文化基層行”文藝演出活動;三是組織法學法律工作者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活動。探索推進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三級平臺”建設,2017年已試點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2個、鄉鎮級公共法律服務站25個、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室38個。組織成員單位、兼職副會長所在單位結合部門職能職責,深入農村社區開展法治實踐活動,幫助解決群眾矛盾糾紛化1000余件(次)。2017年聯合開辦了“農村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能力提升示范培訓班”,開展了“村規民約與依法治理”專題調研,指導完善的《南江縣下兩鎮江口村村規民約》,以優秀范本推薦到國家民政部。組織法學法律工作者深入部分鄉鎮、農村開展“法治新村”、“法治扶貧”調查研究,推進“法治新村”建設,為基層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做出了應有貢獻!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