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04 來源: 責任編輯:fml
自貢市法學會自2008年5月成立以來,在市委、市委政法委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國法學會、省法學會的正確指導下,在推進實體化、實戰化建設上狠下功夫,在組織機構建設、服務會員、打造普法格局上取得明顯成效,各項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法治自貢、平安自貢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將工作經驗匯報如下:
一、圍繞中心,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一)主動作為,先行先試。緊緊依托黨委政法委對法學會工作的領導,將法學會工作納入綜治績效目標考核。抓住承辦第三屆“治蜀興川”法治論壇(自貢)和2016年度全省法學會系統培訓會的機會,深度打造大安區法學會,工作成效得到王萍副書記的充分肯定,提出“遠學鹿城,近學大安”。今年,中國法學會張所菲主任、省委政法委鄧勇書記在進行現場考察后也對自貢市工作表示肯定。
(二)積極行動,建設黨組。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是第一位的要求。自貢市法學會按照鄧勇會長、王萍書記指示,深入落實貫徹王樂泉同志對法學會提出的“三要”要求,根據形勢和任務發展變化,積極推進黨組建設。在劉笑禹會長的親自關心下,多次與市委組織部溝通,積極向市委報送的《關于申請設立自貢市法學會黨組的請示》,定期到相關部門協調,于11月正式成立自貢市法學會黨組。召開專題會議下達任務,要求區縣法學會積極上報,領導出面與區縣組織部門進行溝通,目前大安區、貢井區、沿灘區、富順縣法學會也已成立黨組按照時間進度,今年市縣法學會機關黨組將實現“全覆蓋”。
(三)壯大力量,服務會員。龐大的會員力量是基礎,市法學會經過發文《推進法學會會員發展工作的通知》和廣泛動員、自愿入會、錄入登記、審核批準,團體會員從去年年底的68個,發展到114個,同比增長67%。個人會員從449名發展達1247名個人會員,同比增長177%。成為首個完成省法學會下達年度會員增長計劃的市州法學會。并定期舉行學術研究活動、理論講座、交流活動,建立QQ群、微信群進行互動和聯絡。
二、堅持陣地發動,組織架構實現實體化
(一)破解難題,全面鋪開。市法學會每年制定一個年度發展計劃,以具體方案和進度表形式循序推進。2014年完成“培養人才 夯實基礎”計劃,現有編制1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名。2015年完成“營造聲勢 打出品牌”計劃,2016年完成“區縣法學會全覆蓋”計劃,2017年即將完成“市縣黨組全覆蓋”計劃。
(二)夯實基礎,落實六有。緊緊依托黨委政法委對法學會工作的領導,以點帶面、全面鋪開,推動四個城區和榮縣、富順縣法學會建設。會長劉笑禹多次與市委相關領導溝通,向區縣委書記提出要求,最終全面鋪開縣級法學會建設,率先實現全覆蓋,切實落實 “六有”標準。在機構、編制、人員方面,各區縣通過撤并部分事業單位,解決了法學會機構編制問題;通過區縣內部調劑,分別安排2至3名事業編制;通過從鄉鎮、教育系統等其他事業單位抽調、公開招考、常年聘請兼職人員等方式落實工作人員。截至目前,各區縣有專兼職人員17人,破解了縣級法學會無人干的難題。在經費方面,均納入財政統籌,與政法委工作經費一并納入預算,確保有基本工作經費,當有額外支出,及時由財政安排專項經費。
(三)搭建平臺,深入基層。培養成立“五大組織”,深入基層實踐。與市綜治辦聯合發文,明確區縣、鄉鎮和村社區在綜治中心的建設中同步建設法學會法律服務所站室101個,現已建立91個。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同組建“民商法學研究會”,與四川理工學院共同組建“行政法學研究會”。同時,按照省法學會部署,在自貢成功組建“四川省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為適應新時期法治自貢建設的需要,建立了市法學會“法學人才庫”,匯集34名法律專業人才。
三、創新工作方式,作用發揮突顯實戰化
著力通過法治服務、典型宣傳、法治文化,讓法治融入人心,成為人們的內心遵從和生活方式。
(一)創新方式,培育品牌。積極推進“一縣一品”“一縣多品”的品牌培育計劃,不斷拓展參與法治實踐、法律服務、法治宣傳的新路徑,采取多種方式,積極營造“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濃厚法治氛圍。大安區法學會舉辦“法治夜校”,通過“行政部門命題、法學會會員授課、按課時支付報酬”的形式承接政府法治宣講的項目。擇優組建52人“講師團”。今年以來,授課28場,受眾近20000余人次。沿灘區法學會打造“道德銀行”,把個人和各級社會組織在社區所做的好人好事量化成“道德幣”積分,作為奉獻社區、服務他人的愛心記錄并適時兌換。現已吸引1726戶社區居民開戶,積累“道德幣”積分8653分。大安區、沿灘區法學會在社區(村)試點打造群眾身邊的“法律診所”。“法律診所”實行值班坐診、廣場義診、入戶巡診、綜合會診、危重急診等“五診”療法。調處家庭、勞動爭議等矛盾糾紛20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富順縣法學會以“法治評書”為主要形式,組織該縣民間藝人,將發生在當地的法治案例作為藍本,融入法治內核,創作20余個法治評書段子。今年以來開展活動30余場次,受益群眾達3000余人次。此外,自流井區建立起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室;榮縣建立起法律服務小分隊;貢井區在留守兒童集中的社區、鄉鎮建立起法律服務站(所)。
(二)多樣法宣,做強陣地。以“一刊一網一微一欄目”為載體,以群眾喜聞樂見、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法治宣傳,實現法治宣傳常態化和長效化。2014年,市法學會創辦了《自貢政法》,以“面向基層、關注熱點、貼近百姓、弘揚法治”為辦刊原則,至今已出刊15期,累計出版9000余冊,同時在“自貢長安網”開通電子閱讀版,為全市法學法律工作者提供了一片學習與探討、創新與探索的法學熱土。在自貢長安網設立依法治市、鹽都法學、法治基層行、政法調研等近20個專欄,展示研究成果,開展法治宣傳,僅2017年法學會員發表各類研究文章70余篇,撰寫宣傳信息1000余條。注重新媒體運用,開通自貢市法學會“微信公眾號”,已有1000余名網友關注。
2014年底,市法學會和自貢電視臺創辦了大型普法宣傳電視欄目《百姓看法》,以發生在本地的典型案例和百姓關心的法治熱點問題為主線,累計錄制播出節目34期,并同步《看度自貢》手機APP。為保障欄目運行,法學會與政法各家簽訂合作項目書,為欄目組選題、拍攝、采訪等方面工作給予支持。電視臺成立了制片組,打造了演播室,專人專班負責該欄目,采用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交互傳播方式,不斷創新節目形態。市法學會建立了聯絡員制度,組建了法律支持組,多次組織政法機關、法學專家、知名律師、心理學家、作家等多方參與的欄目策劃會、研討會,傾心傾力不斷提高節目質量。市財政兩年來提供專項經費100多萬元,用于欄目運行。經過傾心打造,《百姓看法》已成為市法學會開展法治宣傳、建設法治文化的前沿陣地。
(三)全市動員,培育文化。自貢市法學會近三年每年均組織大型法治活動,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營造法治氛圍。2015年組織開展“尋找身邊法治人物”活動,23萬群眾積極參與點贊投票。2016年組織開展“法治記憶.鹽都故事”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動,收集作品500余件,舉辦作品展,觀展群眾達超過5000人次。2017年組織開展“十大法治案事件”評選活動,收到來自社會各界推薦100多個影響自貢進程的法治案事件。
市法學會在開展大型重點活動上做到了“五點到位”。一是思想認識到位。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大型活動,先后向市委政法委匯報,上委務會議會議,統一思想,達成共識,把重視大型活動作為全年工作重點。提高了組織單位和落實單位的積極性,增強了參與的自覺性。二是組織領導到位。市法學會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由會長任組長、常務副會長任執行副組長、其他副會長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活動小組具體落實活動開展。三是輿論宣傳到位。切實加大了宣傳力度,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如網絡投票、微信動員、跟蹤報道、現場頒獎直播等等。四是各項保障到位。年初將大型活動列入財政預算,確保資金充足。由市法學會、市委政法委牽頭,與宣傳、法制、人大、政協以及公檢法司安幾家聯合出文,保障活動順利開展。五是總結展示到位。在大型活動的最后,都會安排系統總結展示,將活動成果以實體化形式呈現。如頒獎活動、展覽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