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19 來源: 責任編輯:fml
雙塔區是朝陽市中心城區,轄區總面積500平方公里,下轄4個鄉(鎮)、11個街道辦事處,因城區內筑有保存完整的北魏時期的北塔和唐代南塔而得名。幾年來,雙塔區法學會在雙塔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朝陽市法學會的精心指導和幫助下,以完善機構建設為切入點,以合作共建為載體,以服務基層群眾為重點,經過全區法學會系統上下的不斷探索和共同努力,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堅持以機構建設為切入點,切實提升法學會組織體系建設水平
雙塔區法學會于2014年6月正式成立并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會上,選舉產生了法學會會長、副會長、專職副會長及秘書長等人員,組織機構框架已成功搭建; 2015年12月,經過市、區兩級的不懈努力,雙塔區編委會(朝雙編發[2015]19號)正式批復成立雙塔區法學會,確定雙塔區法學會為群團機構,由區委政法委代管,核定會長(由區委政法委書記兼任)職數1名,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職數1名(副科級),核定事業人員2名;2016年10月,中共雙塔區委正式批復成立雙塔區法學會黨組,黨組成員3名,其中書記1名(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兼任),委員2名(分別由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和法學會專職副會長擔任),區法學會黨組的成立對加強全區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政治引領具有重要作用,為法學會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按照朝陽市法學會平安建設的考核要求,雙塔區法學會工作已連續兩年納入平安雙塔建設考核中,分值由原來的1分提升至現在的4分,鄉(鎮)街對法學會工作更加重視;為保證法學會工作正常開展,區法學會3萬元專項經費已連續兩年納入年度財政預算,這一措施為法學會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效的資金保障。
二、堅持以“合作共建”為抓手,切實提升法治實踐基地工作成效
經過3年多的探索和實踐,雙塔區法治實踐基地獲得了長足發展,特色效應不斷彰顯。
一是成功與省法學會專業研究會簽訂合作協議。為全力推進我區法治實踐基地建設,2014年11月,雙塔區法學會與遼寧省法學會法律邏輯學證據學研究會簽訂了法治實踐基地合作協議,區法學會充分利用研究會的法律智庫優勢,開展了以法治宣傳教育、決策咨詢、法律培訓等多種形式的系列法律服務活動。
二是政法大講堂影響力不斷加強。為不斷擴大雙塔區法治實踐基地的影響力和實用效能,區法學會每年年初主動與省法學會合作研究會溝通,確定全年政法大講堂的授課內容及主講人員等,截止目前,我區已先后聘請了省法學會法律邏輯學證據學研究會會長、遼寧大學法學院教授郝建設,大連理工大學法學博士陳光及原營口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長余等,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實用性較強的政法大講堂活動,政法大講堂的成功舉辦在全區廣大機關干部中產生了深遠影響,進一步提升了廣大機關干部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養,各部門的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提升。
三是特色活動取得實效。為切實發揮法治實踐基地服務人民群眾的實際作用,雙塔區法學會利用6.14法律進社區、12.4憲法宣傳日等契機,先后開展了10余次大規模法律集中咨詢宣傳活動,省法學專家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親自為百姓解答法律方面的疑難問題,大大提升了法律咨詢和宣傳的實際效果;因雙塔區地處朝陽市中心,土地、房屋被人民法院依法征收案件較多,信訪形勢十分嚴峻,當事人信訪不信法,被強拆的當事人都不愿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每逢重要節點就會進北京上訪,這已成為影響我區社會穩定的一大隱患,面對這一困境,雙塔區法學會積極與省法學會合作研究會協商解決辦法,2017年7月5日,省合作研究會派出5名專家學者和行政訴訟方面的資深律師親臨雙塔區,為14戶被依法征收群眾從法律層面解釋,走法律途徑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渠道,活動取得了預期效果,一方面進一步理清了雙塔區法學會和法治實踐基地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緩解了上訪人過激的思想情緒,為他們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減輕了信訪穩定工作的壓力,推動了法治雙塔建設進程,為全區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該活動的舉辦得到了市法學會會長劉朝震的充分肯定,并在中國法學會官網進行了專題報道。
四是將法治實踐基地建設工作納入鄉(鎮)街綜合考評。在全力推進法治實踐基地建設的基礎上,雙塔區將此項工作納入政法工作、平安建設暨法治建設中,納入到全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范疇,考評結果作為鄉(鎮)街綜治工作年度評比的重要依據,法治實踐基地重要性不斷提升。
三、堅持以服務基層為重點,切實推動法律顧問站發揮應有作用
法律顧問站的建立對促進各種涉法難點熱點問題的有效解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普及法律知識等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高標準建立法律顧問站。2015年8月,雙塔區法學會依托各司法所在全區鄉(鎮)街全部建立了法律顧問站。區法學會為各法律顧問站統一制作了工作制度、組織機構等牌匾,原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區法學會會長姜興學同志親自為各法律顧問站舉行掛牌儀式,區法學會常務副會長李春嵐對各法律顧問站進行了工作指導。同時,為規范各法律顧問站工作,雙塔區委政法委、區法學會、區司法局對各法律顧問站工作人員進行了系統培訓,進一步明確了法律顧問站的工作流程,有效推動了法律顧問站工作的規范化開展。
二是高規格配備顧問站人員。各法律顧問站下設主任、副主任、法學專家及具體工作人員,顧問站主任由鄉(鎮)街副書記擔任,副主任由司法所長和從檢法抽調的專業法律人員擔任,同時,為促使法律顧問站能夠真真正正地解決實際問題,我們把共建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充實到顧問站當中來擔任法學專家,各顧問站如遇有棘手的法律疑難問題,可直接電話咨詢省法學專家,必要時省法學專家也可來雙塔現場解答問題,這一舉措有效促進了顧問站工作的開展。
三是不斷延伸法律顧問站工作觸角。為有效解決法律顧問站服務當地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雙塔區各法律顧問站能夠積極主動服務基層群眾,不斷延伸工作觸角,桃花吐鎮、前進街道等法律顧問站主動與所轄社區、村簽訂了合作協議,各鄉(鎮)街法律顧問站主動深入到百姓中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真正做到了“貼心服務、服務到位”。比如,區政府為了建設工業園區,決定在桃花吐鎮小桃村進行征地拆遷工作,拆遷過程中遇到了小桃村民魏某和李某兩家地鄰因土地界限發生糾紛,經桃花吐鎮法律顧問站調解,根據土地補償標準,魏某一次性補償對方18900元。此糾紛的成功調解既保證了工業園區建設的繼續進行,又維護了政府形象。再比如,“京沈客專”施工建設需要征占桃花吐鎮下洼村委會轄區的集體土地,下洼村委會和本村張家溝組村民因土地補償分配發生糾紛,引起張家溝組村民集體上訪。桃花吐鎮法律顧問站和信訪辦一面安撫村民消除激動情緒,一面開展深入調查并反復做村民思想工作,引導村民到雙塔區政府申請土地確權,依法訴求,最終避免了一起集體越級上訪的案件;各鄉(鎮)街法律顧問站能夠積極開展法律咨詢和宣傳活動。區法學會規定各法律顧問站每月固定2天為集中宣傳日,集中宣傳日當天法律顧問站工作人員主動走上大街小巷,幫助前來咨詢的群眾現場解答法律難題,幾年來,全區各法律顧問站共接待咨詢群眾3500余人次,解答法律疑難問題2000余條,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200余件,引入司法程序85件,開展法律宣傳220余次,為政府提供法律服務15次。為切實加強對法律顧問站的組織和領導,今年我區在各法律顧問站設立了黨小組,切實加強了黨對顧問站工作的堅強領導。為做到信息暢通,我們又在各社區、村發展了214名法治信息員,遇有突發情況,法治信息員可將情況直接上報顧問站。今年黨的十九大會議期間,我區法治信息員累計提供預警信息109條,化解矛盾糾紛11件,勸阻進京人員46人次。北塔社區法治信息員張鳳十九大維穩安保期間能夠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做上訪人工作,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該同志的工作得到市法學會會長的充分肯定,并被評為“朝陽市十九大維穩安保先進個人”。
四、堅持以會員活動為媒介,切實增強法學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會員是法學會存在的前提和基礎,雙塔區法學會充分認識到發展會員、凝聚會員的必要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會員工作。
一是大力發展法學會會員。為不斷壯大法學會會員隊伍,雙塔區法學會從公、檢、法、司、工商、國地稅等一線執法部門中擇優發展了一大批法學會會員,今年又在全區各中小學校中發展了一批業務骨干。經過幾年的努力,雙塔區法學會會員隊伍不斷壯大,由剛剛成立時的80人,發展到目前的400人。
二是規范會員管理。面對數量如此大的會員隊伍,規范化管理勢在必行。對新發展的會員我們能夠準確無誤的將會員信息錄入中國法學會會員系統,并及時告知會員的權利和義務。同時我們選派專人對會員檔案進行認真管理,不僅建立了紙質檔案,也建立了電子檔案,會員發生變動時,能夠對會員檔案及時進行調整。在規范建檔的同時,我們將會員進行了詳細分類,對各方面的專業人員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黨委、政府需要哪方面的專家,百姓需要咨詢哪方面的問題,我們能夠做到及時準確地為其提供相關信息。
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會員活動。為增進了解、加強溝通、增強法學會的影響力,雙塔區法學會每年都會結合工作實際,組織會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三年來,我們先后開展了主題征文活動、書法比賽活動、現場聽庭活動和讀書活動等,系列活動的扎實有效開展大大提升了法學會的影響力,也為法學會其他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雖說雙塔區法學會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其他地區的法學會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改進,確保雙塔區法學會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再創新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