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16 來源: 責任編輯:fml
翼城縣法學會自成立以來,認真貫徹黨中央群團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市法學會的總體部署,以擴大覆蓋面、提升凝聚力、增強向心力為基本目標,聚合力、強動力、激活力,突出重點,突出特色,團結帶領全縣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把做好法律咨詢和服務工作作為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推進法治建設的一項主要舉措來抓,健全工作網絡,創新服務載體,拓寬服務領域,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工作機構全覆蓋、發展會員全覆蓋、法律咨詢和服務全覆蓋,為法治翼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強化網絡建設,實現法律咨詢和服務全覆蓋
翼城縣法學會成立后,就把工作網絡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尤其是去年縣委換屆以后,縣委常委、縣政法委書記、法學會會長賴興國對法學會工作的格外關注,把法學會工作作為政法工作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督查政法工作必定督查法學會的工作,經常對法學會的工作提出具體的明確要求和意見,親自推動工作開展,縣法學會的機構得到進一步加強。在縣直部門建立了法學會工作站,在各鄉鎮建立了法學會工作聯絡站,在學校、企業、社區、農村建立了法學會服務站。同時,爭取縣政府的支持,為全縣中小學全部配備了由法學會會員擔任的法治副校長,實現了法學會工作機構全覆蓋。在全縣發展會員上,變被動為主動,轉變工作思路,改為積極作為,主動深入到基層一線,深入到各路普法隊伍中,大力宣傳法學會的工作宗旨、任務以及服務模式,把各路法律專家、各級各界具有法律服務實踐經驗的有志之士吸納到法學會這個群體當中,共同承擔繁榮法學研究的重任,為建設法治社會貢獻力量,實現了法學會會員全覆蓋。同時,我們還建立了法學會會員微信群,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定期匯總會員活動信息。截止目前,全縣共發展集體會員52個,個人會員299名。全縣10鄉鎮全部聘請了法律顧問,縣政府23個組成部門、4個事業單位聘請了法律顧問。法學會機構全覆蓋、會員全覆蓋為法學會開展法律咨詢和服務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創新工作載體,提高法律服務效果
(一)創新法律服務,打造翼城普法品牌。縣司法局法學會工作站自2006年起,與縣電視臺密切合作,大膽創新,在全國首創方言普法短劇電視欄目《經緯劇場》,群眾演員現身說法,法學專家現場點評,先后編播普法短劇520余部,成功探索出一條普法工作的新路子。這種做法以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持久生命力被省司法廳譽為“翼城普法模式”,被中央綜治辦稱贊“既是普法工作的創新,也是社會治理的創新”,從而成為全縣普法工作的一張名片,全省普法和綜治工作的一個亮點。2013年翼城縣被全國普法辦評為“全國法治縣創建活動先進集體”。2016年9月,他們的做法在全國綜治工作會議上進行了交流;今年8月24日,由中宣部、中央電視臺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組織拍攝的六集大型政論片《法治中國》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翼城普法被贊譽為“中國普法的縮影”。今年9月19日在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上,翼城縣司法局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2013-2016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
(二)法律服務和咨詢走進校園,為青少年人生奠定法治基石。一是強化隊伍建設,形成工作合力。我們在長期的校園普法實踐中,摸索出了自己的獨特的普法形式,組建了法治副校長、五老講師團、社會愛心團隊、青少年維權律師團等多支青少年法律服務隊伍,在全縣形成了多兵種協同作戰的法治服務格局,縣法學會、縣委法治辦、縣司法局、縣教科局全程參與指導,政府引導、各層面力量的參與,為翼城縣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注入了強大的活力,3月23日,我們在縣職業中學組織召開了翼城縣法治教育進校園現場推進會。二是注重普法實效,庭審現場搬進了校園。在法律服務形式上,我們不斷吸取以往被動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經驗教訓,鼓勵和引導法治宣傳隊伍創新普法形式,轉換普法角色,把生硬枯燥的法律法規,通過開展活動,變成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把一份份“法治大餐”送到學校,激發了學生學法用法的興趣和熱情。翼城縣法院法學會工作站在匯豐學校舉行了現場審判,把庭審現場搬進了校園,令家長震撼,讓學生深受教育,在全市乃至全省首創。在縣職業中學舉辦了模擬法庭,學生親自扮演法官、公訴人和律師角色,展現了學生風采,激發了學生學法用法的熱情??h檢察院法學會工作站組織工作人員,成立了法治教育巡講團,到翼城中學和清華園學校進行了秋季巡講。翼城縣愛心公益團隊到南梁中心校開展了送法進校園活動。目前,翼城六中、縣職業中學、縣匯豐學校等學校分別開展了模擬法庭、副校長授課、交通法規宣講演練、幼兒說法各種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法治進校園正在翼城各學校開花結果。
3 、創辦《翼城法學???。翼城法學會自成立以來,就把法律咨詢、提供法律服務、交流工作經驗、法治宣傳作為主要工作來對待,為了在全縣形成氛圍和氣候,我們創辦了《翼城法學專刊》,目的就是交流經驗、推進工作、激勵奮進。
4 、實行菜單式法律咨詢服務。我們在開展法律咨詢、服務過程中,基層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服務,為基層工作開展解疑釋惑,提供法律支持。根據全縣發生的、出現的主要問題針對性精心組織法學專家開展法律咨詢,編創各類短劇。2014年在農村村委會換屆選舉之前,為引導廣大群眾依法選舉,自覺抵制拉票賄選等違法現象發生,提前拍攝以村委會換屆選舉為題材的普法劇《選舉風波》,并在欄目反復播出。在選舉期間,全縣無一例因選舉上訪的事件發生。對苗頭性問題和突發事件,第一時間針對性選題編播,及時正確引導。針對土地承包糾紛多發現象,編播了《魚塘之爭》、《土地承包之爭》,使此類糾紛和上訪案件大幅度下降。
三、拓寬服務領域,推進經濟社會發展。
1 、打造校園法治文化。2012年至今,我們連續六年聯合由縣司法局、教科局、團縣委、關工委等部門共同在全縣開展了《愛祖國學法律促和諧》青少年普法系列活動,全縣參與青少年達上萬人,同時我們成立了由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綜治辦等單位法學會工作站牽頭的五個法律咨詢和服務工作隊,全縣上下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職責明確、覆蓋面廣的法律服務隊伍,形成了法治宣傳教育強大的工作合力。為了使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法治教育氛圍更為濃厚,教科局法學會工作站在開展日常法治教育的同時,更注重校園法治文化建設,翼城六中、職業中學、匯豐學校、英才小學等學校設立了法治教育辦公室,法治教育辦公室融法治教育、平安建設和心理咨詢為一體,是學校開展法治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各學校建起了校園法治文化長廊,長廊內布置了大量的法治教育宣傳版面和學生書畫作品,內容緊緊圍繞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緊緊圍繞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藝,使學生在參與創作的過程中,用腦用心學法,在日常生活中用法守法,從而達到法治教育的目的。濃厚的法治教育文化氛圍,使學生處處能看到法律法規,處處能學到法律知識,在點滴中積累,在積累中成長。
2 、推進農村治理法治化進程。縣法學會與縣委法治辦、縣普法辦確立20個民主法治示范村,20個法治文化宣傳隊,開展一村一法律顧問活動。南唐鄉法學會聯絡站把曉史村作為試點,堅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同步推進,邁出了基層依法治理第一步。在樹立法治理念上,積極打造法治文化建設,起到了引領作用;在法治建設與基層依法治理相結合上,實行了“兩落實三公開”工作法,即:“兩落實”就是落實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三公開”就是公開辦事項目,公開辦事流程,公開辦事制度,把村級事務管理流程公諸于世,讓辦事人員依法行政,讓人民群眾懂得守法辦事。在依法治村上,大力推進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也就是民主決策突出“嚴”字、村規民約突出“實”字、“三務”公開突出“?!弊?、群眾監督突出“全”字。
3 、助推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落實。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司法局法學會工作站、縣電視臺法學會工作站聯合縣紀委先后編播了《僥幸的代價》、《變味的“愛心煤”》、《找回來的禍》、《村主任家的喜事》、《權力背后》等多部短劇,警示黨員干部厲行節約,杜絕“吃、拿、卡、要”等歪風邪氣,樹立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
行之有效的法律咨詢和服務的工作實踐,使全民法治觀念不斷增強,全縣法治建設基礎進一步夯實。多年來翼城各類信訪案件逐年下降,治安案件發生率、刑事案件發案率以及青少年違法犯罪率均明顯低于全市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