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地方法學會典型經驗巡禮
安徽省法學會勞動法學研究會:積極開展全方位法律服務,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時間:2018-03-09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積極開展全方位法律服務,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安徽省法學會勞動法學研究會

(2017年5月)

  近年來,省勞動法學研究會在省法學會的堅強領導和關心支持下,依托省總工會重要平臺陣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和安徽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緊密圍繞促進勞動關系法治化建設與促進經濟社會快速協調發展的中心任務,充分發揮研究會理事各自的優勢特點,在參與地方勞動立法、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加強勞動法學理論研究、促進企業規范勞動用工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對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等方面均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積極推動和參與地方勞動立法,從源頭上有效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我會根據近年來我省勞動關系矛盾日趨復雜、勞動爭議案件持續上升、職工維權意識不斷高漲的形勢發展需要,從加強和完善地方勞動立法入手,先后推動省人大、省政府法制辦制定出臺了《安徽省企業民主管理條例》、《安徽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修訂了《安徽省最低工資規定》,不僅有力地推動了我省勞動關系法治化建設,也從源頭上更好地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早在2013年,我會就針對國家在勞動立法中對于企業職代會制度建設、企業事務公開內容和職工董事監事產生辦法等方面規定得過于原則化,不利于深入推進企業民主管理等突出問題,在研究會理事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省人大內司委提出了加快企業民主管理工作立法的建議,推動省人大常委會于2014年1月出臺了《安徽省企業民主管理條例》,明確了不同所有制企業職代會的組織機構、職權范圍、企業事務公開的內容和職工代表、職工董事監事的選舉產生辦法,同時規定了相應的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為加強職工民主管理制度建設,充分發揮職代會的重要作用,切實保障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在2015年參與《安徽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立法過程中,我會組織研究會女理事對立法草案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向政府有關部門積極建言獻策,不斷據理力爭,推動此項立法在加強政府職責、強化用人單位義務、拓展女職工勞動保護范圍、細化女職工勞動保護內容、規范女職工勞動保護待遇等六個方面更加有力地保障了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在2016年參與省政府法制辦修訂《安徽省最低工資規定》的工作中,我們充分利用研究會會長王健同志擔任省政府立法咨詢員、省人大內司委立專家的優勢,積極反映企業廣大職工的呼聲,提出了強有力的修改意見和建議,推動省政府法制辦在修訂后的《安徽省最低工資規定》中,增加了五類不屬于最低工資組成的支付項目,其中包括勞動者依法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伙食、交通、通訊、培訓、住房補貼,與給勞動者的一次性獎勵,應按照國家規定給予勞動者提供的其他福利待遇,大幅度地提高了我省低收入職工最低工資的含金量。(目前全國只有北京、上海兩市有類似的規定)。目前,我們又針對我省勞動關系狀況變化發展需要,正在組織研究會理事開展《勞動合同法》和《安徽省勞動合同條例》、《安徽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的修訂和制定的前期研究論證工作,推動國家和地方不斷加快完善相關勞動立法。

  二、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著力推動職工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在開展研究會的工作中,我會充分利用工會系統職工宣傳教育工作的優勢,廣泛開展了以“送法進企業、普法進園區”為主要形式的多種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培育職工群眾的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2015年是《勞動法》頒布實施20周年,根據全總、省普法辦、省人大、省法學會等有關方面的要求,我們開展了以“中國夢·勞動美·安徽篇章”為主題的全省職工法律知識競賽活動(全省有12萬名職工參加),組織研究會的有關理事精心出題,擔任評委,保證了競賽活動的圓滿完成。為了不斷擴大普法的覆蓋面,提升影響力,自2015年初開始,我會還專門在《安徽工人日報》開辟“職工法律面對面”專欄,堅持每月一期;組織研究會多位理事通過以案說法、法條解讀、知識問答等形式宣傳普及勞動法律知識,受到了社會各界與廣大職工的普遍好評(省委宣傳部在《新聞閱評》中點評:“該欄目用以案說法、法條條例解讀、知識問答等方式,宣傳國家有關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既有提高廣大職工法律意識,引導他們遵法守法、依法理性表達合理訴求的作用,又有助于推動用人單位依法規范勞動用工行為,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彰顯了媒體的責任感和人文關懷。”)。我們還針對農民工群體法治觀念普遍淡薄,法律知識普遍缺乏的狀況,每年都組織研究會成員以非公有制企業和工業園區為重點,開展10場左右的“送法進企業、普法進園區”宣傳教育活動。如2014年5月,我們在太和縣經濟開發區安徽貝克聯合制藥有限公司,為350多名農民工舉辦了勞動法律知識專題講座,并且進行現場咨詢,贈送《職工勞動權益手冊》、《工會法》等資料。今年11月,我會又與時俱進,拓寬普法領域,組織研究會胡敏等理事深入到安徽三聯學院為100多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講授勞動合同法知識,指導幫助他們將來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履行勞動合同,受到了師生們的普遍好評。與此同時,研究會的多位專家學者和律師,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如安徽勞動法微信公眾號、安徽勞動法qq群、安徽勞動爭議網等平臺),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普法宣傳活動。

  三、積極開展勞動法學理論研究,不斷提升研究會理事的學術水平

  近年來,我會根據省法學會的部署,結合研究會的自身特點,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專題研討會,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提升研究會成員的學術水平,努力做到學以致用,推動勞動領域司法實踐的不斷完善。

  如2014年12月,我會就針對當時勞動關系中的勞務派遣用工泛濫等熱點難點問題,組織研究會副會長、理事等人撰寫了《我國勞務派遣法律規制的再思考》、《安徽民營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路徑研究》和《關于完善我國勞動爭議訴訟管轄制度的分析》等論文,并進行了深入的研討交流。今年12月,我會又與《安徽法制報》聯合召開了研究會2016年年會暨法學專家面對面座談會,來自省人大內司委、省人社廳、省工商聯、省企聯、安徽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安徽昊華律師事務所等多家單位30多位理事參加了會議。各位專學者結合個人的工作實際與執業實踐,分別就《就業靈活化的世界趨勢及中國的問題》、《工會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路徑分析》、《全省法院勞動關系案件司法狀況及難點熱點問題》和《出現規章制度未規定行為單位可否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等內容做了精彩的專題講座和交流討論。與此同時,我會每年都組織研究會成員積極申報省法學會的研究課題。如今年申報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勞動力轉移法律保障對策研究》、《我國特殊工時制度研究》《行政裁決的司法化研究》、《小區公共道路的法律地位及權利歸屬》、《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的認定》等研究課題。經省法學會組織專家評審,李坤剛教授申報的《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勞動力轉移法律保障對策研究》被確定為委托課題。該課題從新型城鎮化下勞動力轉移對象,第二代農民工向城市轉移中的困難,第二代農民工向城市轉移中的法律問題等三個方面,在分析傳統城市化下勞動力轉移的困境及原因的基礎上,對如何構建新型城鎮化下勞動力轉移的法治保障提供良好的對策與建議。此外,我會還注重學術研究成果的轉化。如在2014年參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的研討修改過程中,通過充分的法理分析和大量的事實證據,推動省高級人民法院采納了我會理事與專家所提的多條修改建議,特別是針對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的用人單位對于如何計算勞動者加班加點工資的基數不規范問題,明確作出了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人民法院應按照勞動者正常勞動情形下的收入確定加班費的計算基數,但用人單位可自行決定給付的福利除外,有力地保障了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權益。

  四、廣泛參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努力為困難職工提供免費法律援助服務

  近年來,我會從如何推動研究會成員的理論研究與勞動法律實踐緊密結合的角度出發,不斷調整充實研究會的人員構成,積極吸納了一批既有一定的法學理論功底、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律師加入,形成了一支“不僅能說,而且會干”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我會還組織具有律師資格的研究會成員積極參加每周一次的省總工會信訪接待值班,熱情為職工群眾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困難職工、農民工和勞務派遣工免費提供法律援助。近三年來,提供法律咨詢服務380多人次,辦理職工維權案件20多起,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費100多萬元。特別是研究會副會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安徽昊華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成華律師還積極創辦了全省第一家民辦法律援助機構——“安徽惠民法律援助中心”,積極為農民工等弱勢群體提供免費法律援助;據統計,兩年來該中心接待職工群眾法律咨詢7000余人次,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1160余件,受援對象1300余人,挽回經濟損失約900萬元。其中涉及多起集體維權案件,如安徽某單位以《后勤服務委托管理協議》的方式,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轉移至第三方,引發群體糾紛,中心為38名勞動者提供法律援助,最終單位被認定是假外包真派遣,為勞動者爭取了67.3萬元的經濟利益。今年12月該中心被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授予“國家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示范單位”。此外,我會還定期組織研究會中的資深專家和律師,深入到有關企業,免費對勞動用工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進行合法性診斷,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促進企業依法規范勞動用工管理行為,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受到企業和廣大職工的普遍歡迎。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