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09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近年來,紅橋區法學會在天津市法學會和紅橋區委政法委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提升自身水平,自覺服務地方大局,取得了一定成績,打造了特色品牌,為全區改革發展穩定和法治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黨委統領,創新體制機制
在市法學會的專業指導和區委政法委的正確領導下,區法學會的組建工作穩步推進,2014年,區法學會完成了社團注冊登記工作,并與區委政法委成立了聯合黨支部。在嚴格貫徹落實《天津市法學會關于組建區縣法學會的實施意見》的同時,紅橋區還結合地方實際,對區法學會的體制機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創新。
(一)成立研究部,細化專業分工。根據專業方向和工作需要,設立了刑事、民商、社會和理論四個研究部。每個研究部各設部長一名、副部長四名,由理論功底扎實、實務經驗豐富的資深法學、法律工作者擔任,會員根據個人意愿可以選擇加入感興趣的研究部。各研究部分別在各自專業領域,針對紅橋法治實踐中的難點問題,開展研究和服務工作。
(二)聘請顧問,加強外部支持。設立顧問委員會,聘請區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資深律師、大學教授等11名為區法學會的顧問,對法學會建設、發展和職能發揮等方面的問題給予宏觀的指導和建議。建立意見征求機制,在會員發展、專題調研、普法基層行活動等重大問題上,主動征求顧問意見建議。顧問制度一方面有助于法學會與區有關部門,尤其是政法部門的業務銜接與協調;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法學會工作獲得更多的外部支持。
二、圍繞中心,強化法治服務
(一)組織專題調研。先后組織專業團隊對軍隊退役人員群體問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經驗、平安志愿者隊伍建設、勞動爭議案件執行、毒品犯罪刑事案件執行難問題、“纏訪鬧訪”問題成因與對策等實踐難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形成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并對調研成果進行了推廣應用,組織參加了區綜治委組織的優秀調研成果評選。
(二)參與疑難案件研討。與區委政法委、區維穩辦等密切合作,完善影響社會穩定案事件處置制度機制,經多方調研、協商和意見征集,制定出臺了《紅橋區影響社會穩定案事件處置程序規定(試行)》,為各部門協調處置此類案事件規范了流程、細化了標準。組織有關法律專家參與疑難案件研討活動,先后為高某某涉嫌詐騙案、杜某某交通事故糾紛、某公司違約執行案、師范附小招生校址變動、劉某某拆遷繼承案等30余案事件的解決提供了專業建議和智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二)開辦法治講座。實行“雙百”活動常態化,不斷增強法治宣傳效果,兩年來成功舉辦7場報告會,約有900余人聆聽了法治宣講,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創新活動形式,提升活動水平,與區委政法委、區綜治辦聯合舉辦法治“平安大講堂”,邀請國內和市知名專家學者開辦輔導講座,如請區委黨校老師孫時珠主講“法治平安紅橋巾幗筑夢行動——解讀《反家庭暴力法》”,請區檢察院專家張媛做題為“加強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 助推平安紅橋建設”的講座、請天津旗幟律師事務律師李丞“推動社會治理創新基層普法志愿行——解讀《民法總則》”演講等。
(三)積極開展綜治宣傳月、法制宣傳日活動。與區綜治辦、區司法局等部門配合,送法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做好法律普及工作,近兩年共組織非法集資、出租房屋整治等普法宣傳活動11次,發放宣傳材料13000余份(冊),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宣傳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
三、探索模式,助力風險評估
(一)構建一支專業團隊。吸收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方面的專家學者加入法學會,成立社會研究部,專門負責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服務工作。社會研究部由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所所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曉霞教授任部長,工作人員由10余名知識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組成。社會研究部的設立為全區深入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理論研究和進行具體項目評估工作提供了專業化、高水平的工作團隊。
(二)完善兩項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完善社會研究部內部工作機制,包括成員相互聯系機制、定期研討機制、項目承接機制、經驗總結與成果推廣機制等,使與穩評有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有章可循、有條不紊。二是建立完善社會研究部、區維穩辦和穩評責任單位的交流合作機制,實行“月報告,季評議”,要求責任單位每月報告本單位負責的穩評項目進展情況,并于每季度末對各單位穩評工作進行綜合評議;加強具體項目穩評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對接協調,保證各部門間溝通有效,配合得當,共同推動穩評工作順利開展。
(三)實行三種評估方式。依托專業平臺,通過委托評估、輔導評估、專家咨詢服務等方式,為全區責任單位開展穩評工作提供多種有效選擇。一是實行委托評估方式。將具體項目的穩評工作委托給獨立的、專業化的評估機構來完成,包括市場化的評估機構,也包括委托給有關科研機構。二是實行輔導評估方式。聘請專業機構和人員對穩評項目進行全程輔導,在制定評估方案、開展風險調查、進行風險預估預判、編制評估報告等各階段各環節提供專業化的指導,但具體的評估工作仍由責任單位獨立完成。三是實行專家咨詢服務方式。聘請專業機構和人員對責任單位的穩評工作提供一般性的咨詢服務,對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解答穩評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但并不為具體項目的穩評提供全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