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地方法學會典型經驗巡禮
哈爾濱市南崗區法學會:先行先試 實踐創新 打造大局所需群眾滿意的基層法學會

時間:2018-01-23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先行先試 實踐創新

打造大局所需群眾滿意的基層法學會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法學會

  南崗區是全省黨政軍機關所在地,人才富集,駐區高校、科研院所81家,人口194萬。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法學會建設發展,納入全區總體規劃和依法治區、社會治理工作重點,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兼任法學會黨組書記,原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正局級干部任會長,配備3名正處級和2名科級干部專職抓法學會工作,全部政法行政編,每年經費32萬列入財政預算。2007年我們在全市率先建立區級法學會以來,以爭先領跑勇創一流的理念,第一個與高校合作,開展“三百兩進”法治宣傳活動;第一個進行未成年人輕微犯罪和房屋拆遷問題的研究與成果應用;第一個試創社區法律診所服務平臺;第一個承辦全市法學會長月例會;第一個建立法律診所的所長例會機制;第一個建立法學會黨組。10年從無到有,由弱轉強,創新發展,實現了從有人干事、有地方干事、有錢能干成事到有堅強班子和人才支撐;有法律診所平臺服務和研究成果應用;有推動落實的工作運行機制和領導全方位保障的履職能力提升,一直保持旺盛發展勢頭。通過與6所高校和駐區律師事務所合作,建立學術委員會,融入897名法學法律人才參與10個法學研究會和175個法律診所工作,有效服務發展大局和民生法治需求,創新積累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被上級肯定推廣,曾受到時任中國法學會會長的接見和省市多次表彰,還應邀到外省市交流學習,為持續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一、弘揚法治精神,推動學法用法

  南崗區法學會成立后,首先組織開展“三百兩進”活動,即組織百人、百天、百場,進社區、進校園法治宣傳,注重抓好三個環節,首先,制定方案,搞好動員。組織百名法學法律工作者去擔當法治宣講員。其次,編好教材,對癥下藥。以發生在身邊的案例為內容,編寫貼近生活、直觀形象、通俗易懂的教材。第三,因人而宜,講求方法。進社區采用“法制講堂”、“法律廣場”、“今日講法”、“模擬法庭”、警示教育片巡回播放等方式;進校園以適合中小學生的講法治故事,以圖說法啟發防范,引導開展“小手拉大手”帶動家長不闖紅燈,遵法守法等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活動。一方面凝聚了法學法律工作者積極參與,另一方面注重效果,通過擴大受教育面,讓教育入心入腦,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引起媒體關注,跟蹤報道。彰顯了法學會推動遵法用法的優勢與作用。法律診所創建后,這一活動更加深入長效化,截止目前,接受法治宣傳教育的受眾面超過80萬人次。

  二、匯聚地校人才,繁榮法學研究

  遵循“立足南崗,研究南崗,服務南崗”的原則,每年列出重點課題,提供必要經費,匯聚區校人才從影響社會穩定的“熱點”問題入手,研究對策,轉化應用。如,針對我區哈西高鐵建設,大面積征拆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易發不穩定問題,我們與5所高校聯手,提前研究依法和諧拆遷對策被及時采用。既保證了重點工程建設,又依法調處了上訪個案,避免了群體訪發生,維護了被拆遷群眾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又如,為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高發勢頭,組織哈理工大學法學專家與政法實務界人員,研判形勢,剖析原因,提出“對未成年人輕微犯罪實施‘三緩’”的應用對策,征求意見,上下認同,下發文件試行至今,收到預期效果。再如,積極參與市法學會婦女維權研究會的立法研究工作,提供農村調研點,收集第一手材料和案例,參與立法論證,保障了地方立法《條例》在2015年11月1日實施。還如,回應預防處置群體訪,與黑大法學院合作,對教育、衛生兩個系統開展風險研究評估,提出的具體建議,被納入“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施細則”內容,下發試行。截止目前,先后舉辦6屆法治論壇,64次專題研討會,提出的112項對策建議大部分被采納,21個重點研究課題成果有12項進入領導層得到轉化應用。

  三、創新診所模式,“五診”服務求效

  本著先嘗試、早受益的理念,我們率先嫁接法律診所于社區,在試點實踐中探索了專家接診、廣場義診、綜合會診、入戶巡診和遠程問診的“五診式”服務和抓早、抓小、抓苗頭,小事不出樓院、大事不出社區,矛盾化解在基層的“三抓兩不一化解”做法被上下肯定。市法學會、綜治辦、司法局聯合下發三個文件納入社會治理工作內容。我們在普及中不斷規范裂變法律診所類型和功能,發展各類法律診所177個,搭建起遍布城鄉多領域的法律服務窗口,匯聚了近500名法學法律工作者和志愿者植根基層,以第三方中立性和專業性便捷無償等特點,弘揚法治依法依規調處各類矛盾糾紛,轉化研究成果,聯動治理醫患、行政執法、非公經濟發展環境等問題,發揮了獨特優勢。如,哈西街道居民朱某,因丈夫被傷害致死不服判決,欲報復殺人后輕生案;新春街道涉及700多名群眾追償2600萬補償金未果引發群體訪和三姓社區居民因熱網施工200多名居民與施工單位現場對峙欲械斗以及發生在某三甲醫院患者術后死亡,家屬強烈不滿行為失控等,都是法律診所及時發現,依法調處,定紛止爭。運用法律診所平臺,已為5萬多人次提供了法律咨詢服務,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732起。其中,群體性信訪案件36起,代理法律援助183起,避免了5起惡性傷亡事件發生。實踐證明,法律診所服務模式回應需求裂變拓展職能,為黨委政府架起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是法學會與高校形成合力,服務發展民生和穩定的工作平臺,同時也為高校師生走出校園書齋深入社會、實踐教學,培養人才開辟了廣闊前景。法律診所服務充滿生機活力,深得民心,大有作為。

  多年創新發展,我們的體會是:

  一、擔當爭先有股勁頭,是創新發展的根基。

  二、匯聚人才形成合力,是創新發展的支撐。

  三、不搬不套敢闖新路,是創新發展的關鍵。

  四、圍繞大局服務求效,是創新發展的追求。

  五、不可或缺贏得領導,是創新發展的保證。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