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3-31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廣東省法學會舉辦南粵法治報告會。
廣東省法學會在2015年的工作中,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廣東法治建設實際,主動作為、創新作為,積極構建和完善廣東中立法律服務社、法學研究、立法后評估、南粵法治報告會、“以法興企”文化沙龍、粵港澳臺法學研究“六個平臺”。
近期,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蘇軍在廣東省法學會2015年度工作報告上批示:“廣東省法學會的各項工作創意新,措施實,效果好,請我會各媒體、網站按照冀平書記‘大力宣傳報道地方法學會成績經驗’的要求,加強和廣東省法學會的聯系,及時宣傳報道有關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受到中國法學會表彰并不令人意外,廣東省法學會在2015年的工作中,開拓創新,求實進取,為法治廣東為平安廣東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張蘇軍副會長批示之前,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與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陳冀平已對廣東省法學會的工作成績作出批示。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批示:“短短一年業績已顯,事在人為,相信廣東法學會會為全國法學會系統創出新經驗,為廣東法治建設不斷做出新貢獻的。”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批示:“廣東省法學會換屆一年來明確工作定位和主要任務,構筑工作平臺,從廣東實際出發,圍繞大局,創新思路,抓了一些接地氣、有實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與省委的大力支持分不開,也與偉發同志的努力分不開。望再接再厲,為法治廣東建設再作貢獻。”
南粵法治報告會打造品牌
2014年11月24日,廣州南方報業集團采編大廳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法治講演活動。這是“南粵法治報告會”的首場宣講大會。至今,廣州、惠州、深圳、梅洲等地已經舉行了17場法治宣講會。南粵法治報告會邀請了國內政法界、立法界、法學者的知名專家、學者前來主講,主題既有關于依法治國等宏觀命題,也有包括土地法律問題在內的專題演講。
據記者了解,南粵法治報告會經與中國法學會研究部、《民主與法制》社、廣東省依法治省辦、省司法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共同協商,報省委領導同意后創辦。
南粵法治報告會是“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的延續與深化。它不僅有助于全面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尤其是四中全會《決定》精神,全面深刻地理解《決定》出臺的歷史背景,深刻理解黨的三中全會《決定》與四中全會《決定》的內在邏輯關系,深刻理解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在邏輯關系,而且對于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和法治體系對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貢獻,深刻理解堅持黨的領導與推進依法治國的關系等皆具有重要意義。
南粵法治報告會的現實作用在于,全面深入地進行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意義以及有關法律知識的解讀與宣傳,為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營造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引導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實現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加快實現“平安廣東”“法治廣東”。
南粵法治報告會邀請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姜偉作首場報告,報告題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依法治國的重大舉措”。邀請中央黨校政法部常務副主任、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卓澤淵作題為“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提升”的專題報告。邀請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著名法學專家張文顯作題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的專題講座。廣東省法學會會長梁偉發對報告會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與精力,幾乎每次都親臨會場主持或出席。
在廣東省法學會及各方的努力之下,2015年“雙百”活動在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廣東省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政法重點工作任務,與“南粵法治報告會”統一謀劃,彰顯廣東特色截至11月,全省共舉辦法治宣講報告會46場,聽眾達1.5萬人。
“南粵法治報告會”得到中國法學會和省領導的充分肯定,省委副書記、省長朱小丹在會見全國法治宣講報告團以及我省法治宣講專家時強調:全省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法治宣講活動,通過深入開展法治教育,大力弘揚法治精神,牢固樹立憲法法律權威,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開創“以法興企”文化沙龍
“以法興企”文化沙龍是廣東省法學會所開創的、對于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廣東與解決企業實際法務難題具有重要意義的又一有力舉措。
2015年8月14日下午,“以法興企”文化沙龍首期活動在廣州羊城創意產業園舉行。活動由廣東省法學會會長梁偉發主持。中國法學會副巡視員崔秀娟帶隊專程赴粵參加此次活動。參加本次沙龍活動的有“以法興企”文化沙龍政府顧問單位的顧問、130多家企業的企業家代表、暨南大學法學院和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等人。
“以法興企”文化沙龍由廣東省法學會牽頭發起,由廣東省工商聯、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政企互動交流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服務“法治廣東”建設,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服務并促進企業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真正做到依法經營,以法興企。
崔秀娟稱,近年來廣東省法學會創新進取、虛功實作,法律服務工作成績顯著,走在了全國前列。“以法興企”文化沙龍是廣東省法學會首創,也是全國首例,意義非常重大,貫徹落實了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做到“三個服務”,服務基層、服務社會、服務企業。
梁偉發向到場的嘉賓和企業家們介紹了“以法興企”文化沙龍活動設立的初衷,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內容,并對如何使沙龍活動平臺化、常態化,效果持續化提出了看法。
郭漢毅、劉紅兵、龍富章等作為“以法興企”文化沙龍活動主辦單位的代表在活動上發言,他們分別從本單位的工作特點、資源優勢出發,表達了能把沙龍活動辦出特色,辦成品牌的信心。
整場沙龍活動歷時近3個小時,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參會者暢所欲言,企業家、政府部門代表、法學專家在互動交流中,碰撞出了火花,深化對“新型政商關系”的認識,一些尚未得到大家關注的潛在問題,也得到了大家的關注與探討,使得活動的討論不僅具有現實意義,更具有前瞻性。
第二期以法興企沙龍活動主題為“家族企業發展中的風險防范”,設兩個分議題:“企業融資擔保風險防范”“商業眾籌投資法律風險防范”。
《法治社會》為法治建設吶喊
推進法治,宣傳法治,不能沒有自己的輿論陣地,一份專業而有影響力的法治刊物不能缺席。廣東省法學會經過持續的努力,這個愿望得到了實現。2015年12月4日,《法治社會》創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為《法治社會》寫來寄語。他衷心希望《法治社會》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致力于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實踐中的法治問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不斷探索,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此前,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十分關心地方法學會宣傳思想陣地建設。在得知廣東省法學會申請創辦《法治社會》期刊的消息時,他專門作出批示,認為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需要有一本法學刊物,要求有關部門支持創刊。
在得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復同意廣東省法學會創辦《法治社會》期刊時,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欣然提筆寫道:“祝賀廣東《法治社會》創辦成功,望辦出特色,成為廣東法學交流的重要平臺。”他在創刊座談會上進一步強調,《法治社會》要始終把以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促進社會治理作為自己的辦刊理念,將理論研究成果共享于法學會工作,為廣東乃至全國的法治實踐提供更多的理論成果與智力支持。
廣東省法學會創辦《法治社會》刊物的決定得到了廣東省委、中國法學會和國家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
為了打造好《法治社會》這本刊物,廣東省法學會組建了編委會和編輯部,聘請了國內著名法學專家、法律界知名人士共36人擔任編委會編委;并廣泛開展《法治社會》征文活動。組織發動全國法學法律界專家學者提供優質稿源,營造《法治社會》的影響力。
《法治社會》的出版發行得到了法學界權威專家的肯定與贊譽。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前30年主要搞政治,后30年主要搞經濟,而未來的30年,應該是搞法治的時期。希望廣東不僅是經濟大省,也應該是法治大省,相信《法治社會》的創刊出版,將會對建設法治廣東發揮重要的作用。
李步云教授認為,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現在雖然30多年過去了,但在國家重要工作上的領頭羊的作用沒有變,國家發展戰略地位沒有變。在這種情況下,廣東依托自己的刊物,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就一定能對依法治國與依法治省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
? ? ? ??原文鏈接:《民主與法制時報》(2016年3月29日第45期)
? ? ? ? ? ? ? ? ? ? ?http://e.mzyfz.com/paper/paper_9664_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