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代表大會 》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訪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

時間:2013-12-02   來源:  責任編輯:admin

  努力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訪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

  □本社記者 王國升 張曉娜

  2013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是中國法學會及全國法學法律界的一件大事。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法學會工作如何實現新的跨越?會議期間,本社記者專訪了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

  記者: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新任務,這對中國法學會的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陳冀平: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目標,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部署,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推向了新的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并多次強調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久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具體要求。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論述,為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對我們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法學會的工作。習近平同志、張德江同志、劉云山同志和趙樂際同志、栗戰書同志等中央領導同志出席我們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開幕會,孟建柱同志代表黨中央致祝詞。會議選舉產生了以王樂泉同志為會長的新一屆中國法學會理事會。中央領導同志的關懷,對我們更好地開展法學會工作,既是鼓勵,也是鞭策。全國法學會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要認真履行繁榮法學研究、推進依法治國、服務科學發展的根本職責,更加積極主動、更加卓有成效地參與法治國家建設,不負中央領導同志的期望。

  如果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那么,實現中國夢,法治就是必由之路。唯有堅定法治道路,弘揚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才能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中國提供強大動力、制度支撐和根本保障。中國法學會作為黨領導的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學術團體和政法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面正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黨在法治建設領域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的新任務、新舉措,團結帶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更加自覺地將法學會工作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局中來審視,更加自覺地將法學會工作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體布局中來謀劃,更加自覺地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奮斗目標來履職,努力為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記者: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法學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進展,成績有目共睹,形成了嶄新的工作局面。您認為,中國法學會近年來在提升履職能力方面有哪些工作經驗?

  陳冀平:中國法學會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以來,中國法學會和各地方法學會、各研究會,認真履行職責,堅持奮發有為,在繁榮法學研究、服務法學實踐、加強法制宣傳、培養法律人才、拓展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開創了嶄新局面。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親切關懷和中央政法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有關部門關心支持的結果,也是全國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積極參與、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過程中,我們也不斷深化了對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積累了不少經驗。一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方向。這是我們做好法學會工作的根本保證。要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團結和引領法學法律工作者高舉旗幟、堅定信念,自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不移地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二是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這是法學會工作的主線。要自覺地把法學會工作融入到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思考和謀劃,放在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中部署和推進,找準工作著力點和切入點,以積極的作為謀取事業發展。三是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這是法學會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和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運行機制,不斷深化對群團工作發展規律的認識,發揮自身優勢,與時俱進地推進工作,增強工作活力和創造力。四是必須堅持凝聚人心、匯聚力量。這是法學會工作的重要落腳點。要以法學法律工作者為本,錘煉過硬作風,提升組織引領能力,提高服務本領,最大限度地團結凝聚力量,激發法學法律工作者的熱情和創造活力,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五是必須堅持狠抓基層、服務群眾。這是法學會的基礎和活力所在。要進一步擴大組織覆蓋、強化工作力量、拓展工作領域、提高服務水平,使基層工作更加活躍、更具實效。六是必須堅持立足中國、面向世界。這是法學研究繁榮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具備寬廣的眼光和開闊的視野,既創造性地學習借鑒國外法學優秀成果和有益經驗,又注重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經驗成就,擴大我國法治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這些寶貴經驗,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記者:在法學會充分履職的過程中,不可否認,我們在工作中也遇到很多困難。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您認為中國法學會在哪些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

  陳冀平:據最新統計,目前,我們中國法學會主管的全國性法學社團共有57個,全國32個省級法學會共有學科、專業、專門研究會561個,全國各級法學會共有團體會員9600多個,個人會員198600多人,法學會組織覆蓋面、影響力不斷擴大,生機和活力也不斷增強,中國法學會已經成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支重要力量。

  站在歷史的節點上回顧和審視過去,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與黨的要求和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期待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作為黨領導的人民團體,法學會發揮參政議政的職能尚未制度化,整體參與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與法學界、法律界的聯系還不夠廣泛、不夠深入、不夠密切,與政法各單位及院校的合作機制不夠健全;在新形勢、新任務面前,中國法學會作為國家級核心智庫的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充分,真正進入決策層的重大研究成果還不多,參與法治中國、平安中國建設的作用和貢獻有待提高;對地方法學會和研究會工作的指導水平、支持力度和服務能力還不夠強、不夠大,各地方法學會、各研究會工作開展也不夠平衡;在加強會員管理、為會員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還缺乏更為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對外法學交流的主渠道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發揮,開展對外法學交流的實效性還要進一步提高,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重點研究,不斷改進,著力解決。

  記者:以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為標志,中國法學會的工作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在今后五年中,中國法學會如何繼續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新的跨越?

  陳冀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設法治中國,為中國法學會的事業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新機遇。未來五年,中國法學會要圍繞總體目標任務,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認真履行各項職責,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更好地服務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團結法學界、法律界,以改革精神推動中國法學會工作實現新跨越。一是要牢牢把握人民團體、群眾團體的職能定位,夯實法學界、法律界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激發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歷史使命感,引領大家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二是要牢牢把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根本要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緊密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的重要領域、關鍵環節、重大利益調整等方面的法律問題開展深入研究,著力為改革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為法治中國建設提供更多優秀理論成果。三是要牢牢把握群團組織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提升影響力、凝聚力和號召力,進一步創新方式,拓寬渠道,搭建平臺,切實提高組織引領和服務法學法律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多作貢獻。四是要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戰略思想,繼續把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團結人才、用好人才、服務人才作為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常抓不懈,為實現中國夢培養一支素質過硬、堪當重任的法學法律工作者隊伍,真正把法學會建成法學法律工作者之家。五是要牢牢把握深化、拓展、務實的根本要求,充分發揮民間外交、法律外交、學術外交的獨特優勢,發揮法治“軟實力”作用,深化合作,拓寬領域,增強實效,不斷開創對外法學交流工作新局面,努力使中國法學會成為高水平的開展對外法學交流的主渠道。六是要牢牢把握改革創新的動力源泉,按照群團特點,進一步加強地方法學會建設,進一步加強研究會建設,進一步加強學術委員會建設,進一步加強工作機制建設和機關作風建設,不斷健全、完善法學會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把法學會建設得更有活力和戰斗力。

  總之,站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團結一心、扎實工作,信心百倍地投身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歷史進程,奮力譜寫繁榮法學研究、推進依法治國、服務科學發展新篇章。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