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21 來源: 責任編輯:
在第三十屆全國副省級城市法治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
(2018年9月19日)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 ??王其江
?
各位專家學者、同志們:
今天,第三十屆全國副省級城市法治論壇在美麗的濱城大連隆重召開了,我代表中國法學會,代表王樂泉會長、陳冀平書記,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出席論壇的專家學者和同志們表示誠摯問候!對大連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對論壇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副省級城市法治論壇是中國法學會指導的“七大區域法治論壇”之一(其他六大論壇是:東北法治論壇、西部法治論壇、長三角法治論壇、環渤海法治論壇、中部崛起法治論壇、泛珠三角法治論壇,除此之外,指導的“五小法治論壇”有:民族區域法治論壇、京津滬渝法治論壇、華東七省一市地方法學會工作論壇、關中—天水經濟區法治論壇、粵港澳法學論壇(2015年改為粵港澳法學研討會)),到今年已經舉辦了整整30屆了。多年來,在中國法學會的指導下,在各副省級城市法學會的共同努力下,論壇一步步發展壯大,職能不斷強化,作用日益突出,為地方法治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屆論壇圍繞“新時期城市社會治理的理論與實踐”這一主題開展研討,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城市是現代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產物。縱觀世界發達國家,無一不是城市化程度高、城市治理成熟的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城市化率快速提升,城市體量不斷壯大。對比1978年和2017年,我國城市數量由193個增加到661個,城鎮常住人口由1.7億增加到8.1億,城鎮化率由17.9%提高到58.5%。2017年末,全國7.7億就業人員中,城鎮就業人員達到4.2億。改革開放40年,我國實現了由農村農業農民為主的社會到工業化城市化社會的轉型。城市的快速發展,對城市社會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課題、新挑戰。黨中央對此高度重視,把城市社會治理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作為社會治理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社會治理體系的構建必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則,進一步促進城市治理社會化、專業化、智能化、法治化。要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切實保障人民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城市社會治理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惠及廣大群眾;要堅持基層為重,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有效預防和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努力構建符合國情市情、體現時代特征、規范有序、充滿活力的新型基層治理格局;要堅持合作共治,明確政府、社會組織、公眾個體等主體的權責邊界,實現各主體在治理過程中的相互協同,推進黨政主導、社會共治的合作治理,煥發全社會強大活力。
當前我們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今年也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要認真總結區域法治論壇的經驗,探索規律,明確今后工作方向,努力把論壇建設成為地方黨委政府高度認可,社會各界廣泛認同,工作機制健全完善、職能作用充分彰顯的品牌智庫。借此機會,我就辦好區域法治論壇講幾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考:
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增強做好全面依法治國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對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工作進行了全面規劃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戰略意義,系統闡明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指導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獻。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十個堅持”,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各地法學會要把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講話精神作為重要任務,緊密結合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同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黨的十九大對全面依法治國提出的新要求等有關內容聯系起來,聚焦服務大局,保持奮發狀態,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任務落地生根。
我國長期處于農業社會階段,建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仍是以經營農業農村為主,改革開放后中國才開啟了大規模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無論是中國歷史傳統還是我們黨的執政實踐,更多的是農業社會治理經驗,工業社會治理的經驗還比較欠缺。隨著我國快速工業化,我們進入城市為主的社會發展階段,由此,我們要很快地學會經營城市。與農村治理相比,城市治理更注重規則建設和權利保護,更注重市民自治功能發揮,更注重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處理問題、化解矛盾。當前,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城市也進入以高質量發展為特征的新階段。新階段要求我們必須以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轉變過去過于看重城市硬件設施建設,過于強調城市發展的規模與速度的傳統觀念,把城市社會治理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法治建設,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
法治具有鮮明的政治性,作為區域法治論壇的組織者,要自覺貫徹落實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團結凝聚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要把尊重學術自由與堅守政治底線有機統一起來,既要為不同觀點交流碰撞創造良好氛圍,也要堅決抵制那些惡意歪曲事實、詆毀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錯誤言論,切實把好論壇選題、評選、發言等各個環節,把論壇打造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落實黨的要求,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堅強陣地。
二、突出論壇區域特色和實踐特色,強化服務大局的智庫作用
區域法治論壇是中國法學會和地方法學會引領、組織、推動法學研究,推進法治建設的重要陣地,是法學會為地方黨委政府建言獻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智庫平臺。全面加強智庫建設,充分發揮智庫職能,是區域法治論壇的重要任務,也是增強區域法治論壇生命力的內在要求。一是要緊緊圍繞服務保障改革發展大局開展研究。要立足區域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找準改革發展穩定中重大、緊要、關鍵的法治問題,匯聚研究力量,集中開展攻關。要聚焦優化發展環境,著力破解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性問題,從改革發展的實踐中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副省級城市發展水平和社會管理水平較高,在社會治理中有著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特點,作為副省級城市法治論壇,要立足副省級城市建設發展實際情況和法治需求,既要研究法治建設一般規律,更要研究副省級城市法治建設的特殊規律;既要研究法學理論,更要研究副省級城市發展中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特點,以及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緊迫性的重大法治問題,為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決策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廣泛動員各方積極參與。法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社會各個方面,開好法治論壇,要特別注意增強參與主體的多元性和代表性。區域法治論壇的實踐特點更加突出,除了組織地方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參與外,也要廣泛動員黨政機關,立法、司法、執法、法律服務等實務戰線的人員積極參與。在涉及行業性問題研討時,還應當邀請相關行業和企業代表參與。只有匯聚來自各個方面的不同聲音,才能使研究與探討更加深入,更加貼近實際,形成更有價值的成果。三是要切實做好成果轉化工作。論壇辦得成功與否,關鍵要看成果能不能轉化為實際措施,推動法治實踐發展。要更加注重對法治實踐問題的對策性研究,努力提出高水平、有創見的研究成果,提出真正回應實踐需要的意見建議。要下大氣力做好論壇成果的再加工、再提煉,積極促進成果轉化。要通過要報、專報等形式,把論壇的重要建議、創新觀點、具體對策及時向中央和當地黨委、人大、政府及有關部門報送,使更多的研究成果進入決策層,應用于法律實踐中。
三、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為論壇深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法學會作為群團組織,主要應靠機制推動各項工作。區域法治論壇要實現長遠健康發展,必須從健全完善論壇工作機制上下功夫。一是要健全完善組織承辦機制。目前區域論壇主要由成員法學會輪流承辦,如果某個承辦的地方法學會工作力量較為薄弱,組織工作不到位,就會嚴重影響論壇效果。下個月在山西召開的第十三屆環渤海論壇,根據論壇主題“建立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的法治保障”,以及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和環渤海經濟特點,由山西法學會和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共同承辦,共同負責論文征集、專家邀請、會務組織等活動。這是中國法學會七大區域法治論壇中,首次由地方法學會和中國法學會下屬研究會共同承辦。這一模式有利于整合地方法學會和全國性研究會的優質資源,提升論壇水平,拓展論壇影響,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其他地方法學會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區域法治論壇創新發展。二是要健全完善評估考核機制。論壇各成員法學會要對每年論壇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分析,對成功經驗要提煉推廣,對不足之處要明確整改措施,做到一年進一步,年年有提高。中國法學會會員部要加強對區域論壇工作的調研,及時提出完善考核的意見,調動地方法學會做好區域論壇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要健全完善協調會商機制。論壇各成員法學會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區域論壇工作的常態化會商,特別是選題研究、論文征集、人員組織、工作銜接等方面要加強溝通配合,集區域之力辦好區域論壇。同時,要利用區域法治論壇這一平臺,加強各地法學會工作交流,促進區域法學會整體工作水平提升。四是要健全完善人才發現培養機制。要注意發現在論壇中素質高、表現突出、有發展潛力的優秀法治人才,積極組織他們參與法治調研,開展課題研究,向有關部門及時推薦其優秀研究成果,為他們成長進步創造有利條件。通過加強人才培養,努力打造區域法治研究的中堅力量。五是要健全完善宣傳工作機制。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和有重要影響的新媒體,加大對論壇活動、研究成果、重要成效等方面的宣傳,增強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論壇的知曉率和認可度,增強論壇的影響力,努力將論壇打造成為區域法治建設的“知名品牌”。
大連市連續四屆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稱號,在加強和創新城市社會治理方面有很多好經驗。這次論壇在大連舉辦,為各城市之間相互交流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希望專家學者和與會同志要珍惜機會,深入思考,暢所欲言,為推進社會治理工作貢獻智慧與力量!
最后,祝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