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4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9月12日上午,《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征求意見稿)》專家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2017年第22期立法專家咨詢會在北京召開
2017年9月12日上午,《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征求意見稿)》專家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2017年第22期立法專家咨詢會在北京召開。研討會由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朱孝清原副檢察長主持。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朱孝清原副檢察長主持會議
研討會開始后,國務院法制辦財金司周誠處長和中國銀監會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文政副主任介紹了《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背景和主要考慮。
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李有星教授,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熊文釗教授,中國犯罪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刑法室主任劉仁文研究員,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劉少軍教授,中國證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邢會強教授,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法學院郭靂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彭冰教授,湖南商學院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劉期湘教授,四川大學法學院魏東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李愛君教授,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肖世杰教授,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王海橋副教授等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對非法集資問題進行立法是必要的。當前階段,我國非法集資案件高發頻發,擾亂了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影響社會穩定,亟需通過立法進行規制。專家學者認為,《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征求意見稿)》彌補了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領域的法治空白,幾乎涵蓋了處置非法集資的所有領域和環節,對非法集資進行了界定,規定了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職責分工,明確了非法集資的預防監測等內容,立法價值值得肯定。專家學者認為,對非法集資進行科學的界定,確定強有力的監管職能部門,明確監管者的法律責任、非法集資參與人的權益保護與風險自負等內容,是立法的核心問題。專家學者建議從行政法規的名稱、非法集資的界定、行政監管部門及其監管職責、框架結構、文字表述等方面作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中國法學會研究部 彭伶 副主任
本次會議由中國法學會研究部承辦,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協辦。中國法學會研究部彭伶副主任和成果應用處孫立軍副處長, 國務院法制辦財金司劉立文同志,中國銀監會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制度處隋金秀同志和楊鑫同志參加了會議。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中國法學會作為國家法治領域核心法治智庫的作用,更好地配合國家立法活動,同時也為了更好地為廣大法學法律專家學者提供貢獻智慧、學術報國的平臺和渠道,中國法學會于2015年1月創辦“立法專家咨詢會”,建立常態性機制,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以及國務院各部委委托或公開征求意見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草案)進行研討。中國法學會又從2016年第1期開始推出網上“立法咨詢意見征集平臺”。中國法學會根據線下立法專家咨詢會的現場發言和線上征集到的修改建議整理形成更加翔實的《專家咨詢報告》,供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決策參考。自2015年1月創辦以來,中國法學會已經組織了90余場立法專家咨詢會。會議形成的《專家咨詢報告》,受到了中央領導、立法機關和中央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收到了顯著效果。
?
? ? ? ??更多鏈接(點擊進入)?:中國法學會“立法專家咨詢會”專題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