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1-11 來源: 責任編輯:admin
會場? (攝影/敖婷婷)
主席臺? (攝影/敖婷婷)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 (攝影/敖婷婷)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張德利? (攝影/敖婷婷)
廣東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李嘉? (攝影/敖婷婷)
?廣東省副省長李春生? (攝影/敖婷婷)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鄭紅? (攝影/敖婷婷)
???? 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孫琬鐘 (攝影/敖婷婷)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院長卞建林教授 (攝影/敖婷婷)
四川大學“985平臺”首席科學家顧培東教授 (攝影/敖婷婷)
主持人:黃武?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攝影/敖婷婷)
????????11月5日,由中央政法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青團中央指導,中國法學會主辦,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及珠海市人民檢察院承辦、《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檢察日報》、《中國法學》協辦的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在廣東省珠海市隆重舉行。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張德利,廣東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李嘉,廣東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李春生,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鄭紅,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原國務院法制局局長孫琬鐘,廣東省法學會會長王駿等出席論壇。論壇主題為“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通過全國征文活動遴選產生的12位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及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澳門大學等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針對“一般理論”、“審判權配置及運行機制”、“檢察權配置及運行機制”等三個專題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交流。論壇還分別舉行了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和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獲獎作品的頒獎儀式。來自法學理論和實踐部門的專家學者、珠海市法學法律工作者代表近400人參加了論壇。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今年1月7日,孟建柱同志在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把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確定為“四項改革”之一。為了引導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深入研究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中國法學會在中央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專門以此作為主題舉辦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并開展了大型主題征文活動,積極為我國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提供決策信息和理論支持,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在論壇開幕式上,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向廣大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提出三點希望:一是積極投身法治中國建設。法治中國既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保障。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責無旁貸,要牢固樹立法治信仰,增強法律意識,培育法治思維,遵循法治方式,做法治中國的踐行者、建設者和捍衛者,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和夢想。二是勇于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司法制度不僅在法治體系中具有特殊地位,而且屬于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意識形態的屬性很強,不能簡單移植。我們中國人應當有足夠的能力和自信創造出公正高效權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在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不能以西方司法制度為參照系批判、改造我國司法制度作為思維定勢,要著重從我國的傳統資源中汲取營養,從豐富的法治實踐中總結經驗,探索出一套讓人民滿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三是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交流學習。法學研究只有植根于中國的實踐,才有旺盛的生命。法學會將發揮聚集人才的資源優勢,做好青年法學人才的引導、培養和推薦工作,促進法學理論與法治實踐緊密結合,推動法學教育與司法實務相互融合。希望廣大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積極參與法律人才互聘“雙千計劃”。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張德利指出,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關于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最高人民檢察院深入研究影響檢察權正確行使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把完善檢察權運行機制改革納入新一輪檢察改革的重要內容,以深化案件管理機制改革為抓手,以信息化建設推動執法規范化建設,確保檢察權依法正確行使,努力提高檢察機關執法公信力。檢察權運行機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既有內部組織體系完善的問題,也有外部運行機制完善的問題。比如,在檢察機關內部,如何改革和規范內設機構設置,形成科學合理、規范有序的內部組織體系;如何深化檢察人員分類管理改革,探索建立突出檢察官主體地位的辦案責任制;如何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形成職責權限明確、上下步調統一、橫向協作緊密、規范有序協調的執法辦案格局等。在檢察機關外部,如何強化對偵查、刑事審判、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以及對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完善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銜接機制;如何建立健全檢察權依法獨立公正行使的人財物保障機制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納入司法體制改革的范圍,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和科學的制度安排,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
????????廣東省副省長李春生指出,廣東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表明,只有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加強法治建設,才能保障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廣東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堅決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當前,全省政法機關正在著力打造“為民政法”、“法治政法”、“公信政法”、“智慧政法”、“廉潔政法”,努力為廣東省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要在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中注意吸收本屆論壇的真知灼見,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滿意度。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鄭紅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廣東檢察機關在高檢院和省委的領導下,在檢察權運行機制改革方面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取得了一些成效。率先在全國設立第一個經濟罪案舉報中心和反貪污賄賂工作局,得到高檢院肯定并在全國推廣。率先部署推進陽光檢務工作,拓寬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以公開促公正贏公信。率先推進案件管理機制改革,建立案件管理中心,實現對執法辦案的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為全面推進檢察管理機制改革積累了經驗。但檢察權運行機制改革仍然任重道遠,無論是檢察權運行的優化配置,還是檢察權運行的考核評價,都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希望通過論壇匯聚各位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更加有力地促進檢察權運行機制改革,推動檢察工作科學發展。
????????與會專家圍繞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的一般理論、司法權力配置及運行機制、司法權力運行監督和制約機制、司法去行政化、司法與傳媒的關系等焦點、難點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為建構和完善我國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獻計出力。
????????在論壇開幕式上,還舉行了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和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頒獎儀式。今年4—7月,論壇組委會開展了“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主題征文活動,共征集有效論文3718篇,創新歷史新高。5月,中國法學會啟動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的評選活動。面向未滿40周歲的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在前一年度正式出版或發表的著作,強調中國問題和理論聯系實踐,促進我國青年法學人才培養機制的進一步完善。組委會組織中央政法部門和法學院校的知名專家學者,通過初評、復評、終評和學術不端檢測,評出優秀作品若干件,并以中國法學會的名義進行頒獎。
????????在首屆“董獎”頒獎儀式上,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孫琬鐘指出,董必武同志的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是他留給我們的極為珍貴的精神遺產,對于今天我們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深刻領會董必武同志法學思想的精髓,弘揚董必武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把握董必武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先進意識,學習董必武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繁榮法學研究、激勵青年才俊,是我們設立“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的初衷。希望“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的設立能更好地團結、組織和引領更多的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團結奮斗,扎實工作,學習、繼承、創新、發展董必武法學思想,為繁榮法學研究,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
????????中國法學青年論壇是由中國法學會主辦,面向全國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的高規格、多學科、寬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該論壇以發現、匯聚和培養青年法學人才,推動法學理論、法律制度和法治實踐創新為宗旨,自2009年底啟動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首屆由中國人民大學承辦,主題為“法治視野下的城鄉二元結構”;第二屆由中國政法大學承辦,主題為“法律傳統、法律移植與法律輸出”;第三屆由上海交通大學承辦,主題為“社會風險與法制發展”;第四屆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辦,主題為“三項重點工作”;第五屆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承辦,主題為“新形勢下的社會矛盾化解”;第六屆由北京師范大學承辦,主題為“社會管理創新與中國法治發展”;第七屆由西南政法大學承辦,主題為“中國調解:理論與實踐”。圍繞我國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搭建平臺,凝聚智慧,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深受廣大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的喜愛,被譽為“青年法學家的登龍門”。第九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將于2014年由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