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8-26 來源:研究部 責任編輯:admin
2013年7月13日,中國法學會十大專項研究規劃之《金融安全法律問題研究》成果在北京接受了專家評審鑒定。評審鑒定組由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沈國明任組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周成奎、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鋒、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時建中擔任評審鑒定專家。
項目組首席專家王文靈教授向評審鑒定組報告了項目完成的總體情況、研究成果、創新觀點和應用價值。通過項目組精心調研論證和集體攻關,形成的綜合性研究成果涵蓋了金融安全領域的四大核心問題,包括金融市場體系完善、金融體系有效監管、人民幣國際化和我國外匯儲備管理問題。
研究成果指出,要逐步構建全面、合理、高效、安全的現代金融制度體系。優化金融市場環境和資源配置,形成穩定、高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市場。改革金融市場監管體制,建立宏觀審慎的金融市場管理制度,應對金融綜合經營帶來的風險,防范系統性的風險。彌補監管漏洞,將私募基金納入監管體系。加大金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加強金融業對外投資的風險防范。
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國金融監管改革的方向,即構建中國特色的“傘型監管”體系,建立以機構監管為主,以功能監管為輔的分業監管格局,指出應賦予中國人民銀行以“傘型”的監管地位,負責對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進行監督,包括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總體監管。成果指出,要建立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鼓勵規范金融業開展綜合經營,提高我國金融市場的效率和國際競爭力。對我國如何逐步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制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議。明確提出了對基金和投資人分類監管及監管的重點。提出要提高股票市場新股發行的信息透明度,建立新股發行各程序的約束力,并將相關責任人納入約束體系中。
研究成果還重點研究并提出了急需在法律層面和制度層面進行的10項具體工作,具體包括:1、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鼓勵和規范金融業開展綜合經營,提高金融市場效力和金融業國際競爭力;2、抓緊制定《國家外匯儲備管理條例》,建立科學的外匯儲備管理、應用、運營、約束和激勵機制;3、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立法;4加強私募基金管理立法;5、加強國有金融走出國門監管立法;6、完善新股發行制度;7、改革金融監管體制;8、明確人民幣國際化路徑和措施;9、建立金融危機聯防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制度;10、完善債權市場監管機制制度等。
研究成果還對其他一些涉及國家金融安全的法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
評審鑒定專家在審閱項目研究成果并現場聽取報告的基礎上,分別就報告的有關問題發表了看法,與項目組成員進行了交流。在項目組全體成員回避的情況下,評審鑒定組進行了充分評議,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評定該項目的鑒定等次為優秀,并確定了評審鑒定意見。
評審鑒定組認為,金融安全法律問題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與理論價值,研究成果所形成的觀點和建議具有一定的原創性和針對性,對于進一步完善我國金融安全監管制度,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改革與發展具有相應的理論借鑒與實踐應用價值。評審鑒定組同時建議項目組圍繞金融市場體系的改革方向、金融消費者的保護等問題再做進一步完善。
最后,評審鑒定工作辦公室要求項目組按照評審鑒定組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修改項目成果,于8月底之前報中國法學會驗收結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