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6-25 來源:研究部 責任編輯:elite
?????? 現將中國法學會2014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招標申報工作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課題申請和立項原則
立足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密切關注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法學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提供法學理論和對策支持。
二、課題類型及資助經費
1.中國法學會2014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分為重大課題、重點課題、一般課題、青年項目、自選課題。
為了確保課題按時完成并提升成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今年對重大課題、重點課題的研究機制進行創新:每一個重大課題、重點課題都由中國法學會一位會領導牽頭,通過招標確定課題首席專家和研究團隊,資助經費的撥付辦法不變。
中國法學會法學研究課題高度重視課題成果的實效性,提倡課題組由法學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組成并實際承擔研究任務。
2.重大課題資助經費20萬元,重點課題資助經費10萬元,一般課題資助經費5萬元,青年項目資助經費5萬元。自選課題經費自籌,研究成果具有理論創新意義和應用價值,經鑒定為優秀的,結項后給予經費資助。?
三、課題指南
《中國法學會2014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指南》(以下簡稱《課題指南》)系在充分征集法學法律界課題建議的基礎上形成。申報重大課題、重點課題、青年項目、一般課題的,題目從《課題指南》中選定;申報自選課題的,自行確定題目。
《課題指南》對重大課題、重點課題只規定研究范圍,申請人要據此自行設計具體題目,確定若干研究重點和成果內容,否則不予立項。申報一般課題、青年項目的具體選題,要選擇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側重點,選題的文字可做適當修改。
四、申請人資格
1.申請人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較強的法學研究能力,對申請課題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并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任務。
2.申報重點課題,申請人須具有正高級職稱或局級以上的行政職務;申報一般課題,申請人須具有高級職稱、正處級以上行政職務或具有法學博士學位;申報青年項目,申請人應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副處級以上行政職務或具有法學博士學位,申請人和課題組成員年齡在35歲以下(即在1979年1月1日后出生);申報自選課題,申請人須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副處級以上行政職務或具有法學博士學位。
申請人須隨申請書一并提交職稱資格證書復印件或博士學位證書復印件一份,青年項目申請人還應提供身份證復印件一份。未提交的,按不合格申請處理。
3.每位主持人(首席專家)只能申報一項課題,且作為課題組成員只限參加本年度中國法學會課題一個課題組。超過的,按不合格申請處理。
4.承擔過或正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教育部等中央部委批準的相同研究內容的課題的,或承擔中國法學會年度課題未結項的,不得申請。
5.課題申請人單位須符合以下條件:在相關領域具有較雄厚的學術資源和研究實力;能夠提供開展研究會必要條件并承諾信譽保證。以兼職人員身份申報的,兼職單位須審核兼職人員身份的真實性。
五、研究期限和成果形式
重大課題、重點課題須自立項之日起1年內完成。申請書應有詳細的研究進度計劃。其他課題原則上應在1年內完成。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書面申請批準后,延長的時間不超過1年。逾期未能完成的,列入中國法學會課題研究誠信記錄,課題主持人5年內不得申報中國法學會課題。
課題研究最終成果應以完整的研究報告形式報送中國法學會,本會鼓勵針對法治實踐中具有重大性和時效性的具體問題以決策咨詢報告的形式提交階段性成果。
六、申請注意事項
1.申請人應遵守《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管理辦法》及相關規定。
2.申請人應如實填寫申請材料。在申請中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并查實后,取消申報資格,如獲準立項則撤銷立項。
3.凡以博士學位論文或博士后出站報告為基礎申報課題的,須在《申請書》中注明所申請課題與學位論文或出站報告的區別。
4.不得以已發表或出版的內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報課題。
5.獲準立項的課題申請書視為具有約束力的合同文本。
七、申請辦法
1.課題申請人須填寫并提交《中國法學會2014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申請書》(請登錄www.m.xzqglgsgb.com下載)一式8份。
2.申請人按照《中國法學會2014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指南》和《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管理辦法》的要求,填寫《2014年度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申請書》。
3.課題申請人所在單位應對申請人資格及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并按規定簽署審核意見。
4.院校申報材料由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統一提交中國法學會,其中每位申請人的申報材料應單獨包裝,統一打包寄至中國法學會。
八、課題申請時間
自即日起至2014年8月10日截止(以郵戳日期為準)。
九、申請材料寄送
請在申報截止日之前,將使用WORD軟件錄入、A4紙打印的《申請書》一式8份(含原件1份、復印件7份)、資格證明(非A4紙大小的,需粘貼在A4紙上)等申請材料寄送中國法學會研究部學術研究處楊青春收(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兵馬司胡同63號,郵編 100034),并同時發送電子版,附件名稱設置為:學科(課題題目+申請人)。
聯系人:楊青春、曹菲
聯系電話: (010)66173342
Email: clskt2014@126.com
中國法學會??
2014年6月25日
附件:
中國法學會2014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指南
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管理辦法
2014年度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申請書
關于開展中國法學會2014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pdf影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