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1-20 來源: 責任編輯:admin
??? 1. 淺論治安管理處罰自由裁量權的監督 陳嬋娟
2. 附條件不起訴監督制約機制探析 葛維凱
3. 略論新聞輿論監督與司法權力運行良性關系之構建 韓 笑
4. 刑事強制措施制度的監督與制約 胡雅馨
5. 淺析刑事強制措施的監督和制約 陳麗秀
6. 淺議民事執行檢察監督 年 飛
7. 法律監督的概念、特征初探 王珍珍
8. 民事執行檢察監督若干問題研究 許瑞華
9. 我國刑事訴訟中檢察監督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 嚴明明
10.職務犯罪偵查中的技術偵查與人權保護 吳延佳
11.寓監督于支持 寓支持于監督——淺談如何構建檢察機關民事執行監督體制 朱倩倩
12.淺析人民監督員知情權之保障 張 杰 鄭紅艷
13.健全監督制約體系 促進黨風廉政建設 滄縣檢察院紀檢組 監察室
14.淺議加強檢察機關對偵查活動中刑訊逼供等違法行為的監督制約機制研究 陳 光
15.突出重點 注重實效 扎實探索 全面規范 切實提高訴訟監督的能力和水平 陳燕蔚
16.當事人權利保護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代川川
17.修改后刑事訴訟法實施中的人權保障機制建設——以控申檢察工作為視角 鄧呈祿
18.論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存在價值與完善 杜建龍
19.當事人訴訟權利對司法權力的制約 付 麗
20.新媒體時代提升檢察機關執法公信力研究 韓福棟 王海南 張廣志
21.刑事公訴案件中量刑建議的問題與完善 侯庫莊 趙 磊
22. 堅持管理監督服務并重穩步推進案件管理工作 李 光 邢立軍
23. 強化訴訟活動法律監督的問題及措施完善 李東瑾
24. 人民監督員制度實踐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 李亞
25. 輿論監督與司法機關關系的重構 劉博
26. 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以C縣檢察院人民監督員制度運行情況為視角 劉君英
27. 基層檢察院人民監督員制度運行現狀分析 呂淑艷
28. 和諧社會中媒體監督與司法公正關系之協調 任曉剛
29. 檢察機關對刑事和解程序監督的探討 孫海東
30. 淺論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規制 孫偉偉
31. 淺議司法獨立面對社會輿論 孫玥
32. 檢察機關對偵查活動中刑訊逼供等違法行為監督查處機制 唐寶莉
33. 淺議人民監督員制度的完善 陶梓民
34. 淺析案件管理工作如何全面對接修改后的刑訴法和民訴法 王海斌
35. 未成年人量刑建議問題研究 梁 亞 王會池
36. 基層檢察機關刑事強制措施的監督及制約機制完善 王 琳
37. 偵查監督制度的完善 王雙超
38. 淺析羈押人員權利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源及應對 王永慶
39. 對自偵案件審查逮捕程序改革運行的思考 王永新
40. 深化檢務公開的探索與思考 韋優靜
41. 檢察官績效管理科學性及考核方法 溫明卓 桂書立
42. 淺論取保候審監督制約機制 吳躍勝
43. 當前司法權力運行中“重監督、輕制約”現象之克服――如何完善檢察機關“重監督、輕制約”之現象 徐杰
44. 司法權的監督制約與人權保障 徐娜
45. 如何依法推進司法信息公開 引導社會輿論為公正司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薛富勇
46. 檢察機關量刑建議制度研究 楊達
47.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司法公開與外部監督 楊建玲
48. 檢察機關加強和改進檢務督察的方式方法研究 尤福軍
49. 人民監督員制度的現狀、問題及完善 張 蘭
50. 修改后刑訴體系與自偵案件監督機制之完善 張曉宇
51. 和諧社會語境下媒體與司法關系的重構 張 政
52. 淺議檢察機關之法律監督權 趙 軍 李紅燦
53. 規范完善司法權力監督制約機制,提升司法公信力 郭 菁
54. 從張某受賄案淺議刑事審判監督程序 姜紹燕
55. 治愈法官“心病”是保障司法廉潔的“良方” 萬 娟
56. 淺談人民監督員制度的理論基礎 趙 娟
57. 淺論人大如何實現對法院的科學監督 姚建軍 陳 晶
58. 格式與文意—試論我國裁判文書的改革的基本思路 周 愷
59. 法官自由裁量權異常運行及規制路徑 魏洪爽 劉勝軍
60. 論刑事案件的庭審直播 吳紀奎
61. 關于人大對法院個案監督的探索與思考 梁 艷
62. 制約與平衡:民事再審檢察建議中司法權運行的再思考 丁曉雨
63. 優化與完善:由“陪審”向“陪審+陪執”的理性延伸 周 晗
64. 兩大法系融合背景下同案同判思路研究 杜傳金
65. 新形勢下政法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的構想和建議 駱婉婷
66. 檢察微博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實證分析--以新浪檢察微博為例 趙 亮
67. 刑事量刑的網絡民意困境 盧建斌
68. 現狀與未來:檢務公開助推執法公信力提升的實踐探索——基于廈門市檢察機關檢務公開工作的思考 鄭 欣
69. 和而不同:合議庭“異議厭惡”的心理解析與規制疏導 劉國如
70. 由“針鋒相對”到“殊途同歸”:司法與媒體的碰撞 劉遠志
71. “有所為有所不為”——獨立審判語境下的審判管理實然思考 王偉彥
72. 證據規則下的法官自由心證——以一起環境污染侵權案為切入點 張 薇
73. 在眾聲喧嘩中保持中立——刑事法官如何在輿論中中立審判 張愷豐
74. 以案分析網絡輿論對司法獨立的影響 張清姬
75. 自由之途:合理規范執行自由裁量權——以民事審判權為參照 陳于婧
76. 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規制 陳玥蓉
77. 擴張與限制:刑事審判權的濫用與規制研究——以廈門某區法院刑事審判權的運行狀況為視角 付福臨
78. 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范圍與規制——以民事審判為視角 洪一帆
79. 司法建議方法論——以司法建議的邏輯形式為切入點 李 晨
80. 從“公益”到“公信”——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管理制度之構建 李春雨
81. 自由的枷鎖?裁量的正義——論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權及其規制 李夏菲
82. 論“媒體審判”危機的理性化解——基于“寶馬碾童案”的思考 王 峰 胡天曉
83. 弘揚司法民主,提升司法公信力—以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為視角 吳淑貞
84. 審判與傳媒的關系 顏藝萍
85. 司法公信力與涉訴信訪——以訴訟當事人為視角 張衛華
86. 淺談我國人民陪審制度的不足及相關完善建議 高曉寧
87. 人民陪審員制度 邱武勇
88. 在社區矯正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及應對 毛康林
89. 新形勢下司法與輿論關系的構建——司法與輿論之間沖突的消解 何凱勇 林 琳
90. 陽光民主執法:提高執法親和力和公信力的必然路徑 李笑娟
91. 淺談誘惑偵查的法律規制 劉小珍
92. 淺析偵查人員出庭說明情況制度及其完善 邱清靈
93. 淺談修訂后刑事訴訟法減刑程序的訴訟化改革 吳燦輝 吳學敏
94. 對檢察機關完善減刑同步監督機制的探析——以修訂后刑事訴訟法檢察職能變化為視角 吳燦輝
95. 現行法律框架內構建未決羈押救濟程序探析 韓正武 陳峰冰
96. 刑事審判權濫用的防制與規制探微——以法官定罪自由裁量權為視角 楊香梅
97. 淺析福州社區矯正實踐中的地域性問題及對策 姜 聞
98. 探析我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之完善 林 佳 翁德輝
99. 司法公正視角下的自由裁量權規制 林曉莉
100. 我國刑事證人保護若干問題研究 程國良
101. 關于緩刑適用問題的調研——以閩侯法院2009-2011年緩刑適用情況為視角 課題組
102. 司法公開與民意溝通的網絡文化機制探究——論法院官方微博建設 葉 菁 邢 星
103. “公眾審判團”的司法回應機制研究——基于民意與公正非零和博弈的視角 俞少奇
104. 新媒體環境下的司法公信力——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制度傳播渠道的延伸 曾雯蓉
105. 論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風險防范 張 鳳
106. 反思與重構:創新視域下陪審制度的缺失及實踐問題探析 馮 毅
107. 論法院對執行權監督的制度建構 楊昌仁
108. 司法公開的長效機制 杜志玫
109. 司法權的監督制約與人權保障 李睿媛
110. 淺析“輿論審判”與司法公正 韋芳芳
111. 司法公信力視角下涉訴信訪制度的歸位 王 嵐
112. 論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完善 宮在霞
113. 從審判工作角度淺析刑事自由裁量權行使及法律規制 高 娟
114. 如何將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以提高法院執法公信力為出發點 張 華
115. 中國司法權監督機制的缺陷及彌補——以趙作海案為例 李紅梅
116. 淺談大眾傳媒對刑事審判的輿論監督 石夢凡
117. 淺談如何構建司法權力監督制約新機制 鄭芳芳
118. 論完善審判監督制約機制的對策 劉 輝
119. 淺論我國的司法監督與制約體制 王啟珊
120. 再論自由裁量權的規制-——以量刑規范化改革為視角 武新星
121. 淺談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郭子菲 朱金平
122. 訴權保障機制下的審判監督程序建構 秦 娟
123. 淺談刑事審判監督程序 魏福祥
124.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職能的定位 王 巖
125. 強化刑事合議庭職責與規范自由裁量權的銜接 王衛紅
126. 關于創新和加強審判管理制度機制的認識與思考 楊學詩 凌慶玲
127. 人民陪審員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完善 凌慶玲
128. 統一裁判與自由裁量權的沖突與協調——從中、基層法院視角談標準化辦案 王志紅
129. 量刑建議工作開展情況的分析與思考----以西湖區檢察院為例 陳媛媛
130. 當前假釋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徐利科
131. 實然與應然:審判階段緩刑適用的實證分析 賁丹丹 林騰龍
132. 方向與路徑:減刑、假釋中的罰金刑執行問題研究 吳有強 林廣倫
133. 路徑與選擇:減刑假釋程序的協同模式 李 杰 吳 星
134. 論我國法官懲戒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吳春迎
135. 妥協抑或堅守?——民意對刑事審判的影響考量 黃謹銘 黃莉花
136. 論媒體監督與法院獨立審判的沖突與調和 陳夏瑛
137. 局限與克服:創新審判管理 提高司法公信——以審判績效管理的優化為視角 朱秀芳
138. 掙脫管理的“束縛”?——精細化審判管理對審判的能動與克制 陳 芳
139. 詰問與期待:限制減刑視域下完善減刑制度的再思考 劉涌泉
140. 模式與路徑:新媒體時代下司法公正傳播問題研究——幾個傳播學理論的實踐運用 劉時杰 吳 星 林 青
141. 規范法官自由裁量權 公平公正裁判 李 杰
142. 沖突與平衡——傳媒與司法的博弈 劉文欣
143. 淺析我國司法權監督制約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完善 呂靜雅
144. 法官和律師職業關系:實然狀態之白描以及應然狀態之構建——從法官的視角談開去 王 弦
145. 司法權的規制與保障——淺議我國法官司法責任制度的現狀與完善 楊 健
146. 論我國審查起訴中的非法證據排除——新刑訴法相關規則的綜合評釋 韓連樂
147. 建立案件質量管理機制的構想 呂志軍
148. 公訴案件被害人的法律地位完善之探討 袁冬華 萬潔萍
149. 論司法機關對刑事被害人近親屬求償權的保障——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死亡賠償金為視角 趙 莉
150. 淺談捕后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的構建 何 華
151. 論網絡中的司法眾意和檢察形象塑造——以司法公信力受眾心理為視角 黃涵健
152. 試論新興媒體與偵查工作的關系 廖娟娟 孫曉紅 張 威
153. 職務犯罪偵查如何面對媒體——基于12個職務犯罪偵查案例的分析 林振藝 王 萌
154. 論人民監督員制度的完善——以與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比較借鑒為視角 岳樹斌 黃涵健
155. 論新民訴法下基層檢察院民行檢察工作的困境與出路 張超雄
156. 民事檢察監督工作新思路——以民檢工作如何應對修改后民訴法為視角 陳麗娥
157. 我國人民監督員制度比較研究——兼論我國人民監督員制度的改革方向 方興剛
158. 芻議人民監督員制度的完善 關夏蓮
159. 社區矯正視野下的管制刑及其完善 郭瑞霞
160. 回到法條——評“白云機場案”和“華陽電廠案”判決 胡 波
161. 關于我國司法公開的一些思索 黃 苑
162. 強化對行政權法律監督的構想——港澳行政申訴制度的啟示和借鑒 李 戩
163. 完善行政執法檢察監督的思考 李順平
164. 人民監督員制度研究 吳江霞
165. 民事執行檢察監督實務研究 肖 力
166. 人民監督員制度面臨的困境及改革路徑 楊曉帆
167. 試論我國職務犯罪初查中的人權保障——以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為視角 林 釩
168. 檢察院適用簡易程序的調查和實務研究 朱 園 李玥明 張亞萍
169. 量刑建議的實踐研究——以珠海市某基層檢察院的實踐為視角 諶 琦 王思穎 胡 欣
170. 論我國的減刑假釋制度——理論、實踐及政策層面的思考 方 書 黃河集 李芳
171. 公訴工作中運用全程同步錄音錄像面的問題及應對 謝 謙 程 瑩 張洋瑜
172. 我國刑事強制措施的改革與完善 李紅平 郭海蓮 謝勇柳
173. 天使與魔鬼:游走在言論自由邊界的微博——對微博輿論監督司法權的理性思考 朱上游
174. 裁判文書公信力之路徑選擇——“對話式循環論證模式”構想 郭蘭君
175. 司法權公眾監督考核指標構建研究 吳進福 陳伯群
176. 芻議我國法官懲戒制度中的懲戒事由 謝建才
177. 全知視角下媒體報道影響司法公正的危機與化解 戴阿福
178. 環境公益訴訟中的檢察機關參與地位探析——基于案件的思考 馮子軒 肖 潔
179. 酌定情節架構起10%的自由裁量權 劉 靜
180. 淺談如何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 孟德才
181. 司法中的人民參與——論馬錫五審判方式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中的運用 起瑞遙
182. 淺談基層檢察院人民監督員的監督范圍及效力 劉 紅
183. 論法官自由裁量權 舒馨穎
184. 檢察機關民事案件抗訴調查權研究 姚 磊 薛 冰 楊 蓮
185. 淺析刑事審判法律監督機制的完善 俞學艷
186. 新刑訴法的實施與檢察權監督制約機制的完善 張 黎 張亞力 余 芳
187. 人民監督員制度探析 張亞力
188. 淺析刑事證人出庭制度的完善 楊 倫
189. 人民監督員監督權實現的困境及反思 左 磊
190. 刑事訴訟監督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相智翔
191. 樹立司法權威、提升執法公信力——從規范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角度看 張 赟
192. 改進人民陪審員制度,促進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司法 賈 佳
193. 公安機關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的理論與實踐 黎 虹
194. 司法權的監督制約與人權保障關于我國法律援助服務提供模式的探析 曾于維
195. 檢察機關逮捕權的監督和制約問題研究 龐遠麗
196. 淺析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 何 偉
197. 淺析司法審判與傳媒的關系 胡躍菊
198. 審判與傳媒的關系 黃學良
199. 如何保障公正廉潔執法 李文波
200. 全媒體時代,司法如何與媒體形成良性互動 李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