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2-25 來源:中國法學 責任編輯:admin
□ 2014年12月13至14日,由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主辦,海南大學法學院、海南省南海法律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二屆南海法律高端論壇”在海南海口成功舉辦。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的代表及《法制日報》、《海南日報》等媒體代表與國內三十余位專家學者出席了論壇。與會專家就歷史性權利與南海主張、海洋合作、南海資源開發與爭端解決、東海問題與對日關系、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五個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此次論壇邀請專家跨越法學、政治學、歷史學、經濟學等不同學科,從不同角度審視我國建設海洋強國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背景下的南海相關法律、政策、經濟等問題,具有明顯的學術交叉、注重原創的特點。在研討過程中,專家學者們不僅從實體和程序角度細致論證了南海維權的國際法依據,而且從法理和實踐角度深入分析了應對之策,為南海爭端的有效解決、南海海洋權益的切實維護提供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 2014年12月28日下午,“2014年度中國十大憲法事例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辦、中國憲政網協辦。來自高等院校的四十余位學者參與評選出2014年度中國十大憲法事例:1.教育部于憲法日在全國普及憲法教育;2.內蒙古“呼格吉勒圖再審案”;3.黃海波被收容教育案;4.福建省周寧縣人大常委會否決上海市公安局刑拘人大代表的請求案;5.“秦火火”網絡謠言案;6.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公民姓名權;7.浙江女大學生就業性別歧視案;8.重慶失獨家庭集會維權案;9.冷凍胚胎繼承案;10.北京APEC期間車輛單雙號限行等行政管制事件。
□ 2015年1月10日上午,“浙江大學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浙江大學舉行。經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同意浙江大學作為協同高校加入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浙江大學批準設立“浙江大學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作為浙江大學加入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的機構載體。中共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浙江大學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張文顯教授共同為“浙江大學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揭牌。揭牌儀式之前,首先舉行了張文顯教授受聘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名譽院長的聘任儀式。張文顯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將努力為浙江大學法學學科發展、為中國法學教育改革發展和國家法治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 2015年1月13日至15日,“第19屆中美法律交流研討會”在北京和武漢舉行。此次交流研討會共分為兩場,第一場于13日在清華大學法學院舉行,第二場于15日在武漢舉行。本屆交流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務院法制辦、美國商務部共同主辦。此次會議的議題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和電子商務數據保護制度。商務部部長助理童道馳、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美國商務部總法律顧問Kelly Welsh出席開幕式并講話。中美商貿法律交流是根據1984年中美商貿聯委會達成的協議,在中美兩國定期輪流舉行的部級商貿法律交流活動。該項活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與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對中美兩國了解彼此法律制度、促進經貿關系健康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
□ 2015年1月21日至22日,“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作出重要批示強調,各級法學會要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主動適應新形勢,增強工作前瞻性,努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新貢獻。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作工作報告并作總結講話。會議期間,王樂泉主持召開了中國法學會會長會議,研究有關事項。會議選舉增補了部分中國法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增聘了部分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鮑紹坤、張鳴起、張文顯、王其江、姜偉、徐顯明、任海泉、郎勝、朱孝清、李林、黃進、王利明出席會議。陳冀平、鮑紹坤分別主持了會議。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和部分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各研究會負責人,各地方法學會負責人,機關及直屬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