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0 來源: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 責任編輯:fml
2017年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在中國法學會正確領導下,在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激勵下,團結一心,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的。主要工作有:
一、加強研究會黨建工作,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加強研究會黨建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黨支部全體成員在各自的單位收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做的工作報告,31日晚上七點,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黨支部在北京大學會議室召開黨支部會議,專題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研究支部組織建設和加強黨建工作。鳴起書記主持會議,首先組織全體支部成員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并明確提出這是當前支部最重要的任務,這樣的學習還要組織多次,鳴起書記的要求得到所有支部成員的積極響應和一致贊成。會上鳴起書記帶頭暢談學習體會,其他委員也分別談了學習體會。鳴起書記指出,學習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必須靜下心來,認真結合研究會工作實際學習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黨建工作的全面開展。會上就黨支部調整進行了研究,決定由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葉靜漪擔任黨支部書記,增補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姜穎教授為黨支部委員。經(jīng)報請中國法學會機關黨委,于11月27日得到正式批復同意。中直機關黨委為了推進所屬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專門舉辦了所屬社會組織黨的負責人或委員《學習十九大會議精神學習班》,研究會安排委員張恒順參加了學習班,并將學習班情況及精神向書記作了匯報,結合研究會2018年工作,就加強研究會黨建工作進行部署。
二、舉辦各項研討活動、促進學科發(fā)展
1 、舉辦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 2017 年年會
2017年7月15日-16日,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7年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行,來自全國高校、科研機構和實務部門的200多名代表出席會議。本次會議主題是“靈活與安全:社會法的發(fā)展及挑戰(zhàn)”。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教授出席會議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他充分肯定了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近年來的工作,并對研究會提出了四點希望:一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和法治理論;二是推進社會法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研究范式創(chuàng)新;三是不斷開拓社會法學的研究領域,擴大學科覆蓋面;四是加快學科建設,爭取社會法學早日成為獨立的法學二級學科。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葉靜漪教授在開幕式上代表研究會致辭。她感謝各位領導和全體理事對研究會工作的支持,對本次年會主題的背景、意義以及需要研究的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并對研究會今后的發(fā)展充滿信心。
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是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一級學會。其會員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在本次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法學會會長張鳴起做了研究會五年的工作報告。報告從年會主辦和青年優(yōu)秀論文評選,舉辦學術論壇和專題研討,完善研究會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積極參與社會立法、助推國家法治建設,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促成兩岸學術交流常態(tài)化、制度化等方面全面回顧了學會五年來的工作。報告同時提出,在未來五年,研究會將從堅定把握研究方向,深刻理解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協(xié)同推進社會法學研究與教學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加大法治社會建設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協(xié)同推進基礎理論和應用對策研究;大力推進青年學者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社會法學研究會的智庫作用等方面推動研究會下一步工作。大會通過了上述報告。本次會員代表大會的第二項議程是理事會換屆選舉。經(jīng)無記名投票選舉,張鳴起連任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林嘉教授當選常務副會長,北京大學葉靜漪教授當選副會長兼秘書長,同時另有其他16名專家學者當選副會長。上述人選上報中國法學會批復后正式任職。
新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產生后,會長張鳴起代表新一屆常務理事會發(fā)表了講話。他首先祝賀新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成員和負責人當選,對代表的信任、選舉他繼續(xù)擔任新一屆理事會會長表示感謝,對社會法理論和實務界長期致力于社會法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表示敬意。張會長在講話指出,今后研究會要在三個方面做好工作,不斷推進社會法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制度完善。一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二是要以學術為本,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社會法學理論體系和研究范式;三是研究會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fā)揮平臺作用,更好為全體理事和廣大會員服務,推進社會法學術共同體的發(fā)展壯大。
圍繞本次年會的主題 “靈活與安全:社會法的發(fā)展及挑戰(zhàn)”,年會分為主題報告、分論壇研討、大會研討、頒獎儀式及閉幕式等四個板塊。在主題報告環(huán)節(jié),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原副會長郭軍以“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勞動關系研究不可缺席”做主題報告,分析了勞動關系協(xié)調的基本取向、思路等問題。隨后,會議分設“社會法基本理論及相關問題”、“勞動法一般理論與實踐熱點”、“勞動合同法的立法與實踐”、“集體勞動關系與勞動爭議處理”、“社會保障法的發(fā)展與完善”五個分論壇開展研討。共有60名來自理論和實踐部門的專家、學者做分論壇主題報告,40名專家、學者做分論壇主持人和評議人。在大會研討環(huán)節(jié),華東政法大學楊益章,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沈建峰兩位青年學人分別以“忠實義務下的雇員言論邊界”,“社會法、第三法域與現(xiàn)代社會法”做大會發(fā)言。在本次年會上,共有15名青年學人分別榮獲青年優(yōu)秀論文一、二、三等獎。
本次年會主題明確,緊扣理論和實踐熱點與難點;研討過程氣氛熱烈,觀點碰撞激烈,共識不斷形成;議程充實緊湊;會務服務周到細致。在為期一天半的會議期間,代表們紛紛對承辦方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以及本次會議的精心準備和成功舉行表示贊許。會議取得了預期效果。
2 、在西北政法大學召開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研究方陣: 2017 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社會法治高端論壇
5月20日-21日,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研究方陣(由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主辦,西北政法大學經(jīng)濟法學院、社會法學研究所承辦)第二屆“2017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社會法治高端論壇”在西北政法大學長安校區(qū)舉辦。參加會議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上海財經(jīng)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審計大學、浙江財經(jīng)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華東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等。
張鳴起會長指出,本次會議的主題“供給側結構改革背景下的職工培訓法律問題研究”,遵循了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fā)展理念,契合了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背景,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也對國家社會法治體系的建設具有深遠影響。過去單靠政策、政府行政權力推動的職業(yè)培訓,已經(jīng)不能夠完全適應目前的形勢。如何在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當中,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大背景下,完善現(xiàn)有的職工培訓法律制度,促進職業(yè)教育、職業(yè)培訓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應成為社會法學研究者在今后一個時期內高度關注的重要課題。他強調,應當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立足中國實際,開展包括職業(yè)教育、職業(yè)培訓的研究,特別是對策研究。葉靜漪副會長提出“社會法治高端論壇”應當堅持三個特點,第一堅持本土性,關注中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社會法問題,旨在為中國社會法治建設建言獻策;第二堅持學術性,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科學研究,旨在提高中國社會法學的學術地位和品味;第三堅持高端性,希望通過聚集全國社會法學界的領軍學者和中青年優(yōu)秀學者,開展前瞻性的研究,引領中國社會法學會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圍繞“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職工培訓法律制度研究”的論壇主題,共有17位學者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職工培訓法律問題研究”、“高齡勞動者勞動權益保護研究及“二孩”背景下社會法配套制度研究”以及“社會法其他問題”三個主題單元分別做了主題發(fā)言。大會總結由葉靜漪主持,郭捷教授對本次論壇作總結。她指出,經(jīng)過本次論壇各位來賓的發(fā)言與討論,與會人員形成了共識:高端論壇的選題在供給側改革深入的大背景下,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及理論意義,并從理論依據(jù)、制度構建及案例分析等視角進行了高質量的研討。她同時強調,未來對該主題的研究要強化三個意識、運用多個視角,首先法律問題的研究一定要有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相對接的意識;第二要有利用大數(shù)據(jù)、判例、實證進行研究的意識;第三要有研究理念與執(zhí)政理念相統(tǒng)一的意識。同時,在運用法治理念與法治思想的基礎上,借鑒新管理主義理論與新公共服務的相關理論,從理論、實踐以及實證的角度支撐具體制度和問題的研究。
3 、舉辦“一帶一路” 建設背景下協(xié)調勞動關系的思路與挑戰(zhàn)研討會
2017年12月22日,由中國社會法研究會勞動法分會主辦的“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協(xié)調勞動關系的思路與挑戰(zhàn)研討會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召開,來自首都、外省市受邀請的部分專家學者及勞動關系學院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共計140多人出席會議。
為了從多視角全面探討“一帶一路”建設所涉及的勞動關系法律問題,會議邀請了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焦洪昌院長、中國政法大學軍事法研究所所長李衛(wèi)海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私法研究所所長劉力教授和北京交通大學石美遐教授分別作了“一帶一路倡議遐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法律保障及其完善”、“一帶一路的安全保障與法律規(guī)制”、“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外國法查明新思路”、“一帶一路國家勞動條件標準比較研究”報告。這幾個報告從不同的視角闡述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研究解決的相關法律保障問題,為深入研究勞動關系協(xié)調提供了更廣泛的研究空間和思維模式。
研討會分五個單元:第一單元“一帶一路建設與法律保障”,第二單元“中國企業(yè)與一帶一路建設”,第三單元“一帶一路國家勞動法國別報告”,第四單元“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勞動法律風險防控”,第五單元“外國人在中國就業(yè)及涉外法律適用問題”。先后19位專家學者和企業(yè)代表分別發(fā)表了各自的觀點,會議安排了10名專家作為點評人對各單元的發(fā)言代表的論述進行了交流式的點評。會議得到中國社會法研究會的高度重視的全力支持,張鳴起會長、林嘉常務副會長、在開、閉幕式上致辭,中國社會法研究會副會長姜俊祿律師代表金杜律師事務所向會議主辦方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捐贈了參與主編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huán)境國別報告》圖書。中國社會法研究會副會長、上海財經(jīng)大學王全興教授作了大會總結。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4 . 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辦第七屆全國勞動法實踐教學研討會
2017年11月26日,第七屆全國勞動法實踐教學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全國勞動法實踐教學研討會每年召開一次,是全國性的勞動法實踐教學研討的盛典。本屆全國勞動法實踐教學研討會由研究會勞動法教學實踐專業(yè)委員會主辦,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jīng)濟法學院和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共同承辦。中國社會法學勞動法實踐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金英杰主持本次研討會,參加本次研討會的人員有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全興,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勞動法實踐教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周長征,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建平主任,北京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首席仲裁員代愛軍和中國政法大學教務處實踐教學科科長張鵬,以及全國高校從事勞動法實踐教學的教師代表和勞動法專業(yè)律師代表六十余人參會。會議最大特色在于多名卓越的勞動法專業(yè)律師首次參與勞動法實踐教學研討,為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增添了靚麗的色彩。
開幕式由金英杰副教授主持,張鵬科長、王全興教授、周長征副教授分別代表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勞動法實踐教學專業(yè)委員會致開幕辭。與會勞動法實踐教學的一線教師和實務界卓越律師,以“勞動法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研究”、“微觀勞動法實踐教學”、“關于企業(yè)勞動規(guī)章制度典型案例的教學應用研究”、“律師、仲裁機構、HR參與勞動法實踐教學的探討”為主題進行了深刻而廣泛的研討。
5 、支持長沙理工大學舉辦 2017 年全國“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權利學術研討會”
6月10日,長沙理工大學社會法學研究中心和湖南省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聯(lián)合主辦的2017年全國“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權利學術研討會”在長沙理工大學順利召開。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為此次會議提供了學術支持。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大學、上海財經(jīng)大學、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四川大學、廣州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及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等省內外二十余所高校和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福建省社會法學研究會、湖南省社會法學研究會及湖南省律師界、企業(yè)等六十余名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社會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長沙理工大學文法學院院長王新生教授主持了開幕式,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全興教授代表中國社會法學會研究會致辭。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謝勇教授蒞臨會議并在開幕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本次會議圍繞著“社會權利基礎理論”、“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保障”、“一帶一路與社會法的新發(fā)展”等三個主題展開研究與討論。與會專家對社會權利的賦權理論、社會保障、法律規(guī)制、法治文化基礎等各個角度進行多方面的深刻剖析,同時,也對共享經(jīng)濟勞動權利保護、新興行業(yè)勞動者的社會保障、“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勞工權益保障等若干熱點問題進行了研討。本次研討會緊扣主題、特點鮮明,充滿了學術思想的討論與交鋒,為更有效的解決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產生的社會問題以及進一步研究社會權利保障提供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三、研究會的成員積極參與各項學術活動
2017年研究會專家學者積極參與社會法領域的學術活動,特別是研究會的負責人參加了中國社科院法學所舉辦“勞動合同法十周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勞動關系學會年會,主題為“‘互聯(lián)網(wǎng)+’對勞動法的影響”、 “醫(yī)療保險與護理保險法律關系之比較”、 “勞動力市場的靈活安全性與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比較”、“互聯(lián)網(wǎng)革命對勞動法的影響及回應”珞珈社會法論壇(四期),2017中國工會·勞動關系論壇,2017中美勞動雇傭法律比較法研討會,市人大專家論證會議,人大法工委備案室會議“計劃生育法和勞動合同法的沖突”,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2017年年會,河北省社會法學研究會2017年年會,湖南省社會法學研究會2017年年會等。
注重成果轉化和法治實踐,例如:研究會副會長張榮芳教授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經(jīng)濟社會轉型中的養(yǎng)老保險待遇調整法律問題研究(17BFX133)”,中國企業(yè)研究院資助的課題“經(jīng)濟新常態(tài)下社會保險降費與保待遇之間的沖突與協(xié)調”,作為“湖北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暨咸寧市法治大講堂”報告人作專題報告。副會長謝增毅研究員在在《人民日報》2017年8月8日發(fā)表了《加強重點領域民生法治建設》等文章。積極參與對外交流,例如研究會副會長劉誠教授應邀參加了東京明智大學日中就業(yè)與勞動論壇“非正規(guī)雇傭和勞工問題”研討會,參加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舉辦的國際法社會學年會等。
四、會長履行職務情況
一年來,張鳴起會長認真履行會長職責,堅持正確的法學研究方向,團結帶領研究會領導集體,求真務實,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推進社會法研究取得新成果。
1、重視研究會黨支部建設和發(fā)揮黨支部在法學研究工作中的引領作用。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鳴起會長作為中國社會法研究會黨支部書記及時組織黨支部成員開展對十九大報告的學習,鳴起書記作為全國人大專委會的領導和中國法學會的黨組成員,多次參加十九大會議精神的學習活動,結合實際深刻領會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法治中國建設的目標與要求,在研究會黨支部學習時以身作則宣講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明確提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法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求黨支部全體委員要把思想觀念統(tǒng)一到黨的十九大確立的新思想新目標新任務上來。同時鳴起會長主動提出不再擔任黨支部書記職務并建議由北京大學副書記葉靜漪擔任,得到黨支部成員的一致贊成。
2、當好帶頭人,團結帶領研究會領導集體有力地推進社會法研究不斷取得新成果。鳴起會長非常重視研究會領導集體的自身建設和發(fā)揮作用,在研究會年度計劃中的年會、專題研討會等活動召開前,都要盡力擠出時間召開會長會議,提前部署安排。每次會長會議鳴起會長都充分發(fā)揚民主,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并做好貫徹實施的具體部署。2017年年會同時又是換屆年,在籌備工作之初鳴起會長專門召開了幾次相關會議,邀請中國法學會負責此項工作的領導到會,與秘書處工作人員研究落實具體的工作,對新組成的研究會領導集體和理事會人選,在會長會議上聽取各方面意見后,嚴格依照程序征求所在單位意見,換屆會上鳴起會長代表理事會做的工作報告得到與會代表高度認可,新一屆理事會候選人通過投票順利當選。研究會風清氣正,團結向上,2017年計劃圓滿完成。
3、根據(jù)中國法學會要求,鳴起會長在新一屆理事會產生后主動提出將中國社會法研究會法人代表轉由葉靜漪副會長、黨支部書記擔任。研究會按照相關規(guī)定已委托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中心認可的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辦理法人代表離任審計,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五、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2017年經(jīng)費使用情況
2017年中國社會法學秘書處辦公地點已遷至北京市朝陽區(qū)團結湖北路2號,與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秘書處合并辦公,并設置了兼職工作人員,聘請了北京穎濤信達會計服務有限公司為研究會記賬。研究會上年結轉:330783.23元。2017年研究會接收中國法學會撥款230000元(含30000元研究方陣經(jīng)費),銀行存款利息收入809.82元,合計收入:230809.82元。支出會計服務、審計費用4000元;差旅費、交通費1669元;人員、場地、日常辦公等費用119758.78元,銀行管理費用等1742元,企業(yè)所得稅:3.33元;還北京大學法學院注冊借款:100000元,合計:227173.11元。研究會按時參加民政部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年檢,年檢時提交研究會全年財務審計報告,2016年年檢取得“合格”。經(jīng)費使用情況向常務理事會進行信息公開。
六、2017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困難和建議
回顧研究會一年來的工作,還有很多可以加強:1、發(fā)展會員。隨著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對經(jīng)濟社會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大,可進一步在相關領域尤其是實務界發(fā)展會員。2、社會法研究的問題域有待擴寬。新時代的發(fā)展,需要社會法在更大范圍內發(fā)揮作用,社會法研究的著力點不宜只限于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而應當擴展到事關民生問題、社會事業(yè)、社會治理的多個領域。配合“一帶一路”國策的實施,需加強社會法國際比較研究。3、研究資源整合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研究會理事所在單位和領域已多樣化,這為整合各類研究資源、為研究成果轉化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但這些有利條件如何充分利用,還有可努力的空間。
中國法學會對研究會工作的管理和指導有著重要意義,希望能在不同方面搭建更多平臺,如:1、組織和指導不同研究會合作研究法治建設的重大問題,如民法典編篡研究,就需要組織社會法、經(jīng)濟法、國際法等研究會參加。2、利用中國法學會的優(yōu)勢和資源,為各研究會參與和服務“一帶一路”國策實施,開拓更多渠道。
七、2018年工作設想
1、不斷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繼續(xù)加強黨建工作。以十九大精神指導研究會各項工作。
2、辦好2018年年會。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2018年年會由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承辦,擬于2018年9月15-16日召開,會議主題為“新時代中國社會法理論與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做好青年優(yōu)秀論文評選工作。
3、舉辦或支持有關單位辦好系列學術會議。繼續(xù)辦好社會法學研究會研究方陣會議、全國勞動法教學實踐研討會,支持有關高校和科研機構舉辦相關學術會議。
4、組織研究會參與民法典編纂等國家立法工作,組織學者參與中國法學會有關立法研討活動,研究勞動合同法完善等問題。
5、加強研究會組織建設,適時增補研究會理事和會員。
6、加強兩岸社會法學交流,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