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直屬研究會 》綜合報道
承前啟后,再創輝煌----中國與國際經濟法律秩序的變革研討會勝利召開

時間:2012-11-30   來源:國際經濟法網  責任編輯:admin

????????2012年11 月16 日至18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法學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中國與國際經濟法律秩序的變革研討會在蘇州同里勝利召開。來自最高人民法院、國家商務部、中國法學會、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等部門、全國各地數十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各地專家與法律實務界的國際經濟貿易法律業務精英人士共150多人共聚同里,共襄盛會。


(圖一:2012經貿年會全家福)

?
??????? 2012年11月16日晚,召開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法學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籌備組會議。2012年11月17日上午,召開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法學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以及中國與國際經濟法律秩序的變革研討會的開幕式和主題發言。之后研討會進入分組討論階段。研討會共分了四個分會場,設置了八個專題進行討論,包括“WTO與國際知識產權法” 專題、“國際經貿爭端解決機制”專題、“國際投資法”專題、“國際海事法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與進程’”專題、“國際壟斷法”專題、“國際金融監管變革”專題、“國際貨幣和匯率制度”與“國際證劵和支付法律制度”專題、“環境保護與發展低碳經濟的法律制度”專題和國際經濟法的理論發展”專題。18日上午,研討會圓滿落下了帷幕。
?
??????? 為了充分發掘此次研討會的精華,會務報道組對研討會的主題發言和小組發言進行了精心的編輯。網站刊登各位發言人的內容精要,以饗讀者。
?
??????? 主題發言于上午十點整準時開始,由北京大學法學院邵景春教授主持。商務部反壟斷局局長尚明、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法官高曉力、貿仲上海辦事處高菲、中國法學會外聯部主任谷昭民、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周仲飛、韓國媒體仲裁委員會仲裁庭法官Byeong Reol Lim以及復旦大學教授張乃根先后作了主題發言。
?


(圖二:邵景春教授)

?

?
??????? 商務部反壟斷局局長尚明博士作了以“中國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相關問題”為主題的報告,提出了自己對于反壟斷立法和執法的一些看法。尚明博士首先根據其在商務部工作的長期實踐,引出了目前反壟斷法的新發展等問題。他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中國在國際經濟秩序的建立中應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值得我們探討。尚明博士認為,在國際經濟領域,如何樹立我們的話語權是很嚴肅的問題。
?


(圖三:尚明局長)

?

?
??????? 隨后,尚明博士解述了反壟斷法的產生、發展及其重要性。他強調,反壟斷法的產生在國際上比較早,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發展中國家是經濟憲法。他說,反壟斷法的目的是造福于消費者,其主要規制三個方面的壟斷行為:企業串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經營者集中。他介紹到,反壟斷法從早期的“結構主義”到現在的“行為主義”已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而我國發壟斷法從2007年至今,經過13年,仍在不斷地完善之中。并且由于歷史、行政、經濟等原因,我國的反壟斷法具有中國特色,表現之一就是,就是我國擁有三個執法機構,分別為商務部、發改委和工商總局。他還列舉了一些有重大影響的并購案例,并通過數據介紹,反映出從2008年至2011年,我國反壟斷立案數量呈遞增趨勢。
??????? 最后,尚明博士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問題,希望大家深入思考。一是事先申報的管轄權問題。目前中國已成為三大管轄機構之一,地位日益重要。二是反壟斷審查決定,各國所擁有的尺度不盡相同。三是程度問題。各國大致相同,但仍有差異,中國相對緩慢;四是可操作性問題。
發言的最后,尚明博士表示,他希望中國反壟斷法的研究人員會越來越多,以推動反壟斷法日益趨向成熟。
?
???????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高曉力法官作了題為“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司法解釋制定過程中的幾個問題”的報告。高法官首先對沈四寶教授為我國國際經濟貿易法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表示了感謝,然后高法官簡要介紹了《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她指出此法對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的意義重大,特別是在涉外民事關系準據法確定方面,并表示《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司法解釋》預計今年年底出臺。
?


(圖四:高曉力法官)

?

?
??????? 高法官根據其在司法活動中實踐經驗,對在《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司法解釋》制定過程的以下幾個問題進行了深入地闡述和分析。
??????? 第一,如何界定涉外民事關系?在確定涉外民事案件的主體時,國家、國際組織能否作為主體之一?她指出外界對“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界定存在一定誤解。實踐中,我國以往一直根據《民法通則司法解釋》第178條的規定來判斷。在民事法律關系的三個要素中,只要其中有一個要素涉外,則確定為涉外民事案件。針對確定主體的方面,曾經有學者建議在主體范圍中增加國家和國際組織。高法官指出,如果直接將國家、國際組織納入主體范圍,則其將與我國絕對豁免的原則相沖突。因此,在此次司法解釋的制定過程中,使用兜底性條款來解決國家、國際組織的主體問題。
??????? 第二,當事人選擇尚未在我國生效的國際條約時如何解決?《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第3條規定,我國允許當事人選擇適用法律,該規定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對此學界有兩種爭議:一種是將其作為合同條款,另一種是將其作為當事人選擇的外國法。高法官認為將其作為合同條款較為妥當,這樣更適合我國處理涉外民事案件的現狀。
??????? 第三,如何界定“強制性法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4條規定了強制性法律的范圍,其直接排除了沖突規范的指引。此次司法解釋采取了抽象性規定和列舉相結合的方法。高法官指出,對于“強制性規定”的理解應當嚴格、謹慎,如果濫用,將會大大折損國際司法的積極作用,得不償失。
??????? 最后,高法官指出,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司法解釋制定過程涉及的問題還有很多,有待大家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
??????? 貿仲上海辦事處高菲博士作了以“國際商事仲裁的新發展”為題的報告。該報告主要從機構仲裁、臨時仲裁的發展趨勢,以及與外國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進行對比等方面介紹了國際商事仲裁的新發展。
?


(圖五:高菲博士)

?

?
??????? 高菲博士認為,2010 UNCITRAL仲裁規則(“2010規則”)標志著臨時仲裁的進一步發展。并指出,該規則加大了指定機構對臨時仲裁的監管權限和力度,從而對仲裁庭仲裁員的部分權力進行監督和管理。
??????? 接著,高菲博士以具體數據介紹了機構仲裁的受案量普遍增加的情況,相較于外國仲裁機構規則的趨同化,并對中國仲裁規則的例外情形進行了分析。她認為區別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國外機構仲裁中,仲裁程序的管理在仲裁庭組庭前由仲裁機構管理,但仲裁庭組成后由仲裁庭管理,但在中國,所有的仲裁程序從頭至尾都由仲裁機構在管理。
??????? 最后,高菲博士對國際商事仲裁發展的其他特點做了簡要介紹。主要包括:仲裁庭作出保全措施以及進行仲裁前的保全以方便當事人執行裁決;貿仲委允許當事人修改及適用其他仲裁規則;不能依據規則規定指定仲裁庭的,仲裁庭全部重新指定;西方仲裁機構逐步接受仲裁與調解相結合;開庭不是必經程序;仲裁庭作出管轄權的形式多樣;國際商事仲裁在向高端專業化發展的同時仲裁訴訟化傾向嚴重等發展趨勢。發言的最后,高菲博士再次對組委會表示了感謝。

??????? 中國法學會外聯部主任谷昭民作了以“加強戰略合作,推動法律外交”為主題的報告。報告中谷主任從以下幾方面發表了主要看法:首先是法律外交簡介;其次是2012和2013年法律外交;最后是協同創新,合作共贏。
?


(圖六:谷昭民主任)

?

?
??????? 在介紹法律外交的過程中,谷主任指出,觀察和思考法律外交問題是處理對外關系的新維度。法律外交是主權國家利用法律手段達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對外戰略意圖的一種外交活動。他認為,我們國家應將法律理念貫穿在外交活動之中,將某些外交問題轉化為法律問題、以合法的程序和行為處理外交事務、依法化解外交糾紛,實現外交戰略。隨后,谷主任論述法律外交的六點戰略意義,包括提升中國法學法律界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塑造法治中國的良好國際形象以及構建國際法治中國話語體系等。
??????? 接著,谷主任分別闡述了2012和2013年法律外交。在自2005年至2012年七、八年間,谷主任介紹我們已創立五大區域法律論壇,包括中國—亞歐法律論壇、東北亞法律論壇、中國—東盟法律論壇、中國—非洲法律論壇、中國—拉美法律論壇,并與87個國家121個法律組織簽署《合作備忘錄》,這些都有效地說明中國的法律發展得到了世界的承認。在報告中,谷主任主要介紹了中國對非交往,并指出中非交往是政府合作的一種機制。所建立的中非合作法律論壇包括:第三屆中非法律論壇、中非聯合研究交流計劃、中國—東南非經貿法律研討會。在介紹2013年的法律外交中,谷主任介紹了2013年的新項目:東亞拉美合作論壇—法律論壇。這個論壇擁有諸多優勢,其中最重要的是地緣優勢和學科優勢。
??????? 最后,谷主任強調在場的專家學者以及學生們應本著平等協商、合作共贏、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參加院校和院校的合作。
?
??????? 上海財經大學周仲飛教授作了題為“全球金融法的誕生”的報告。報告中,他首先回顧了布雷頓森林體系(II),認為前國際金融監管標準具有“不是國際條約、不具有強制性、各國自愿實施”等特點,并概括了該體系的不足之處在于正當性不足、非自愿實施以及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存在金融強權等問題。
?


(圖七:周仲飛教授)

?

?
??????? 接著,他在分析金融體系的背景下,提出G20峰會的召開意味著全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II)誕生,并對全球金融治理提出了重構。基于全球金融峰會具有國家意志性、全球金融法的正當性、全球金融法的強制性等特點,他認為目前國際金融法已經由“軟法”發展為“硬法”。
??????? 最后,周教授總結到,提出觀點的意義是讓中國意識到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獲取話語權的重要性,讓大家認識到全球金融法的普適效應,遵守全球金融秩序。更重要的是,我們認識全球金融法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參與全球金融標準的制定,否則將會影響到我國的金融穩定、金融安全與金融競爭力。
?
??????? 韓國媒體仲裁委員會仲裁庭法官、首爾中心區法院首席法官Byeong Reol Lim代韓國媒體仲裁委主席Seong Kwon做了題為“商事糾紛方面的媒體調解與仲裁”的發言。
?


(圖八:Byeong Reol Lim法官)

?

?
??????? 首先,他作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并希望其介紹的韓國媒體仲裁機制能夠對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提供借鑒。
??????? 然后,他對韓國媒體仲裁委進行了介紹。韓國通過對德國相關制度的借鑒形成了有韓國特色的媒體仲裁制度。媒體仲裁委員會的目的就是要高效地解決媒體不實報告侵犯個人權益引發的糾紛問題,并且在媒體報道自由與其社會責任之間尋求平衡。韓國媒體仲裁委員會目前有17個仲裁庭,分別由5個委員組成,委員的構成條件如下:現任法官、律師和有10年新聞記者經驗的退休人員或媒體學者退休人員。
??????? 最后,隨著調解案例的急劇增多,他強調了媒體仲裁在解決商事糾紛中的作用和重要性。ADR機制對訴訟機制弊端能起到極大的補充作用,它的發展應該得到法學專家和各個領域專家的共同關注及努力。其中,調解與仲裁機制要得到特別發展。
發言的結尾,他殷切希望本次研討會能推動經濟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并表示韓國媒體仲裁委員會很樂意為此盡綿薄之力。
?
??????? 最后做主題報告的是復旦大學張乃根教授,他報告的題目是“國際經濟法律秩序的‘變革’ 抑或‘演變’”。
?


(圖九:張乃根教授)

?

?
??????? 首先,張教授重申了本次大會的主題——中國與國際經濟法律秩序的變革,并針對周仲飛教授的主題報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全球金融法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接著,張教授根據他搜集的時政材料提出國際經濟秩序的變革有階段之分,并根據這些不同階段對國際經濟秩序的歷史進行了回顧和評價,包括二戰前局部、零碎的國際經濟法律舊秩序以及二戰后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秩序等。
??????? 其次,他指出了“77國集團”和“中國部長宣言”的兩次會議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以及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所做出的貢獻。
??????? 最后,張教授認為二戰后國際經濟法律秩序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只是發生了演變。中國作為這一秩序的主要協定及組織的創始締約國,今后應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合作,爭取公正和正義的國際經濟秩序。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