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2-20 來源:辦公室 責任編輯:admin
??????? 2013年法學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牢牢把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線,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奮斗目標,團結引領全國法學、法律工作者,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努力推動法學研究更加繁榮、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升、法學交流不斷拓展、法學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組織體系和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為建設平安中國、法治中國貢獻更大力量。
??????? 2013年工作的主要設想和安排是:
一、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積極參與法治中國建設
(1)學深學透黨的十八大精神,夯實做好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礎。
(2)適時召開全國法學會系統座談會,研討法治國家建設問題,研究部署法學會如何參與法治國家建設的工作。
(3)抓好法學理論隊伍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培訓研修,適時舉辦國情報告會和法學理論骨干培訓班。
(4)分批組織專家特別是年輕學者深入基層和實際進行調研。
二、服務大局,加強重點課題的研究
(5)制定《中國法學會關于新時期進一步繁榮法學研究會意見》,抓好《意見》的實施。
(6)制定實施2013—2015年度《法學研究十大專項研究規劃》。確定中國法學會2013年度部級課題并組織招標立項。
(7)協調配合有關部門,組織相關研究會和地方法學會,對帶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法律制度問題開展研究。
——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法學、財稅法學、知識產權法學、銀行法學、證券法學、保險法學等研究會以及相關地方法學會,加強對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法治保障的研究;加強對改革財稅體制、建立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法律制度的研究;加強對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保障金融安全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并選擇相關主題分別舉辦2013年學術年會和區域法治論壇。
——圍繞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對重點領域立法的研究,立法學研究會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下一個五年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的專家建議稿》,并加強對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和法制統一的研究,推動、參與法律的清理和編纂工作;民法學研究會、商法學研究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要積極推動《民法典》的編纂進程。著手編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全書》。
——圍繞推進依法行政、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加強對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的研究;加強對大部制改革、機構編制和行政訴訟程序法制化的研究。行政法學研究會、憲法學研究會根據上述重點研究內容確定主題,在深入調研、廣泛征集論文的基礎上,精心辦好2013年學術年會。
——圍繞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強對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的研究;加強對規范司法行為、優化司法職權配置的研究;加強對審判機關內部實行審判監督、檢察機關實施法律監督的法律制度和工作機制的研究。下半年,與訴訟法學研究會聯合召開“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研討會”,研究提出《關于推動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的建議》。
——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法學研究會、經濟法學研究會、法學教育研究會、衛生法學研究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以及相關地方法學會,加強對教育、就業、養老、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法律問題的研究。加強對勞動關系的法律問題研究,上半年與全國總工會共同舉辦“維護農民工權益法治保障研討會”。
——圍繞深化平安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加強對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的研究;加強對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治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和法律制度的研究;加強對依靠法律手段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改進和完善信訪制度特別是涉訴信訪問題的研究。
三、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工作機制
(8)建立完善有助于提升能力的一系列工作機制,從制度上、機制上強化中國法學會對法學社團的管理和服務,堅持中國法學會的監督管理和全國性法學社團的依法自治的有機統一,引導法學社團健康有序發展。
(9)完善與立法、執法、司法等部門的合作機制,抓好法學研究成果轉化應用工作,推動研究成果更多進入決策層。完善研究成果的新聞發布制度,借助新聞媒體加大宣傳推廣法學研究成果的力度。適時舉辦“成果應用轉化協調機制座談會”。
(10)以“社會管理創新的法治保障”或“法治文化建設”為主題舉辦中國法學家論壇。繼續舉辦“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中國法學創新講壇”等論壇和相關活動。
(11)繼續辦好六大區域論壇和各省(區、市)法學會自主創辦的論壇,召開六大區域論壇座談會,制定《關于進一步辦好區域法治論壇的意見》。
四、以青年人才培養為重點,大力加強隊伍建設
(12)組織第七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評選活動。主動參與中央政法委會同教育部組織實施的高校與司法實務部門的“雙千計劃”,積極推動建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常態機制。
(13)加快推進“中國法學會法學、法律人才庫”、“法學文庫”和“司法裁判文書庫”建設,加強信息資源的整合與服務。
(14)與相關院校合作建立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培訓基地,定期選送青年法學理論骨干受訓。
五、加大參與法制宣傳的力度,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15)繼續組織“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重在進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理論中心組;推進“雙百”活動進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培訓班并形成制度。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與中央及地方電視媒體的合作,推出新的“雙百”法治講堂平臺。
(16)適時召開“全國法學會系統宣傳信息工作會議”,舉辦全國法學會系統信息聯絡員業務培訓班和優秀網站評選活動。
(17)組織撰寫并發表《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12)》。
(18)繼續組織實施“愛祖國、學法律、創和諧”大型青少年普法系列活動;推進“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
(19)辦好《中國法學》雜志的中、英文版,鞏固在國內學術界的領先地位,擴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六、進一步加強地方法學會建設和會員隊伍建設
(20)繼續推進地方法學會組織建設。推動地方法學會在理順領導管理體制、建立黨組、人員配備、組建內設機構方面有大的進展;爭取更多的省級法學會、副省級城市法學會設立黨組;推動省級法學會加強地市法學會建設。
(21)舉辦1—2期地市級法學會專職干部培訓班,提升地市法學會參與地方平安建設、法治建設、服務當地中心工作的能力。
(22)做好會員工作,積極穩妥發展新會員,不斷提高會員管理和服務水平。
七、鞏固對外法學交流成果,不斷開創新的工作局面
(23)舉辦第六屆中國—拉美暨首屆東亞—拉美合作論壇—法律論壇,“中國—歐洲法律論壇”,“金磚五國法律論壇”。
(24)繼續辦好“中國—東盟法律研究研修班”及校友會活動,以“中國—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基地”為載體開展高等學歷和非學歷教育。舉辦首期“東北亞法律研修班”。
(25)加強對兩岸關系相關法律問題的研究。繼續組織好臺灣法政專業青年學生夏令營、內地與港澳青年法律交流周、內地與港澳臺地區法律研討會等常規活動。
八、大力加強機關自身建設
(26)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開展“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抓好《中國法學會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具體措施》的實施,進一步改進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
(27)積極籌備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就《中國法學會章程》的修改問題進行專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