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講話文件 》領導講話
王樂泉會長在第一屆《法治社會》研討會上的講話

時間:2017-04-21   來源:會員部  責任編輯:elite

  在第一屆《法治社會》研討會上的講話

  (2017年4月7日)

  王樂泉

同志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重要思想,這是我們黨和國家在建設法治中國進程中的重大法治理論創新和法治實踐創新,具有劃時代意義。廣東省法學會站立潮頭,率先創辦了《法治社會》期刊,今天又以“加強法治社會研究,迎接黨的十九大”為主題,主辦“第一屆《法治社會》研討會”。以《法治社會》期刊和《法治社會》研討會為平臺,凝聚來了一大批法學大家,共同研究建設法治社會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非常必要,非常及時。

  近年來,廣東省法學會在偉發同志的率領下,各項工作突飛猛進,亮點紛呈。很多工作都具有開拓性、創新性。首創地市法學會“一會一社”建設,即弘揚法治公益基金會和中立法律服務社,深入開展公益法律服務;提出“四有一調整”要求,基本完成縣級法學會建設工作;創辦《法治社會》期刊、建立四大法治研究基地,引導扶持地市法學會開展研究活動;常態化打造南粵法治報告會平臺,與雙百法治宣講活動深度融合;結合當地實際,創辦“以法興企”文化活動平臺,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等等。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整體工作都走在了全國法學會系統前列。《法治社會》研討會是廣東省法學會創建的一個新平臺,與中國法學會主辦的中國法治論壇捆在一起,展現了廣東省法學會的智慧和策略。

  《法治社會》研討會能夠匯集起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來參加,我感到很高興。“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這個重大命題,既是重大理論問題也是重大實踐問題,事關黨的長期執政,社會的長治久安,和兩個百年目標的實現,但是我們的研究與實踐都還只是初步的,需要更多的法學法律專家學者參與進來,形成研究合力。在目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法治社會建設意義重大而深遠。

  一、進一步加強社會領域方面立法

  建設法治社會,是夯實法治國家根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社會和諧、重鑄社會信任、促進我國社會順利轉型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從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等四個方面對法治社會建設作出了重大部署。

  建設法治社會就是要將社會權力和社會成員的行為納入法治軌道,激發社會活力和內生動力,推進和保障社會的民主化、法治化、自治化。建設法治社會,也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社會立法體系龐大,觸及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是建設法治社會、提供法治保障的關鍵性基礎環節。隨著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目標的我國社會立法仍然任重道遠,立法任務相較于其他部門法更重。除了要修改既有立法和改善既有社會權利保障制度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外,我國社會立法仍然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既要加強社會組織管理、慈善立法、社會福利立法以及社會救助等重點領域的立法,又要完善實施細則的制定。法學會要在今后立法、修法工作中,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主動作為,做出應有貢獻。

  二、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

  法治社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社會生活的全面法治化,包括了全方位、各層次、各領域的法治建設,涉及從理念到制度、從體制到機制方方面面的補強或重構。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應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

  伴隨我國國力日益增強,隨之而來的各種陣痛也不斷涌現,利益多元、矛盾疊加,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具體在社會民生領域中涉及到的食品藥品安全、醫療保障、養老保險、教育公平、性別歧視、就業壓力、分配不公、住房保障、生態環境等方面問題突出,又與人民群眾利益息息相關。我們要更多地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回應社會發展的法治需求,運用法治方式更多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財產、健康、發展等權利保護的要求。要緊緊扭住突出問題集中發力、逐一攻堅,通過一個一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保障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逐步把法治的權威樹立起來。

  法治社會建設既要夯實社會的誠信基礎、通行習慣、公序良俗等基本要素,完善社會組織建設、矛盾解決機制建設;又要發揮法治的作用,依法保障公民權利,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障人權意識,健全公民權利救濟渠道和方式。

  三、堅持法治與德治緊密結合

  法治是治國之重器,德治是育人之心魂。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治與德治,并駕齊驅、并行不悖。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他律和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法治社會的目標在于培養信仰法律、捍衛法治的公民,培育法治環境,推動社會厲行法治。而道德與價值共識是建設法治社會的基礎,當下我國社會治理中的最大問題是社會道德體系的滑坡與社會共識的缺乏。在道德與價值共識雙重缺失的基礎上談論法治,無疑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這就需要在法治社會建設的過程中充分融合法治與道德的雙重作用,注重社會治理方式的轉變和創新,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形成一種德、法共治,兩手都要硬的治理體系。

  同志們,法律的權威來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思想,為我國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在人民群眾的需求中尋找研究課題,提出解決方案。建設法治社會,培育法治信仰,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促進整個社會和諧有序、健康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任重而道遠。希望《法治社會》研討會為我國法治社會建設暢所欲言,建言獻策,取得豐碩的成果。全國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都要行動起來,以我們的不懈努力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